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四種表意造字法

(一)生動形象的象形字

許慎說:“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即用簡單的線條描摹客觀事物的形狀或者畫出事物的典型特征。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與具體事物聯系起來,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有的畫出事物全部,如“木、馬”,甲骨文分別作;有的畫出事物的典型特征,如“牛、羊”,甲骨文分別作;大部分取正面,有的取側面,如“人、女”,甲骨文分別作;一般造字越早,形象性越強。以下諸例,一目了然。

圖2-1 常見的象形字

象形不是簡單的素描或者靜態寫真,它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入,是對實物特征進行集中、加工和典型化,以寄寓字義。

象形字所象形的內容非常廣泛,即其取象角度非常寬泛,大致可分為人與人體、人造之物、動物、植物、天文地理五種類型。一般統計,說文解字表示人與人體的象形字有72個。我們對常見的作一些分析。

目,甲骨文作,像人的眼睛。

眉,甲骨文作,像目上有毛之形,指眉毛。眉是一個襯體象形字,單畫出眉毛,不足以表示其義,故連帶把目畫出來,就能讓人一目了然。

臣,甲骨文作像豎目之形,“臣”為奴隸社會家務奴隸之一種,隨時聽命于主人,但平時只準低頭不準抬頭,只好不時歪頭偷窺主人的臉色,豎目即表示其情態,造字形象逼真。

耳,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人的耳朵。

口,甲骨文作像人用來說話吃東西的口。

面,甲骨文作是一個面部輪廓,中間有一只眼睛首,甲骨文作金文字形像人頭,有眼、口、面輪廓和頭發的人頭。首是人身體的重要部位,在身體的頂端,后來就引申出開端、開始、首要、重要的意思。

頁,甲骨文作像一個人并且突出人的頭部。故“頁”的本意為頭,又引申出頂部等含義。如,頂、巔。

而,甲骨文作像下巴上的胡須。也是一個襯體象形字,單畫胡須會讓人看不懂,故連帶著把下巴畫出來。后“而”借作連詞,又造“耏、髵”等字。

冉,甲骨文作略像兩頰之長須。后“冉”字用作形容詞,為本義造“髯”。如關羽被稱作“美髯公”。

須,甲骨文作《說文解字》:面毛也。從頁從彡。

自,甲骨文作像人的鼻子;字形像鼻骨與鼻彎的形狀。“自”后來指自己。直到今天我們還用手指自己的鼻子,表示“我”。我們可以推想,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也是這樣,在表示“我”時,不自覺地指向自己的鼻子。

又,甲骨文作是右手的側面像,代表右手。不過只取了3個手指。雙手為“友”。古代也稱面南而立時伸手向西為“又”方,該義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右”代替。

左,甲骨文作字形與“右”相反,像一只手伸向右邊,表示“左手”,引申為方位詞。自古左右有尊卑之分,先秦右為尊,如藺相如位在廉頗之右,廉頗很生氣;封建時代,皇帝坐北朝南,左手邊是東,右手邊是西,江左就是江東。

足,甲骨文字形(村邑或部落),下為(止,行進)。

止,甲骨文字形是腳和腳趾,生動形象。后借作停止義,又造一個“趾”字。

心,金文字形,像人的心臟,和現代醫學心形圖案完全一致。

象形造字法畢竟只能用線條描繪事物的形體,局限性也非常明顯,而抽象的事物很難描畫。象形造字法的缺點主要是:復雜的事物難以象形;抽象的事物無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區別。但是我們的祖先還是想盡辦法,利用象形法造字,主要方法是加體象形,即畫出一個事物之后,為了區別和更清晰的表意,加上與事物相關的部件,共同表意。例如:

瓜,甲骨文作在畫了一個橢圓形的瓜之后,又畫一串瓜秧,表示瓜的出處。

石,甲骨文作在畫了一個方形石頭之后,又畫一個懸崖,表示石頭的處所。

齒(齒),甲骨文作整齊的兩排長在口內,只能是牙齒了。

果,甲骨文作樹上結出的圓圓的東西,表示果子。

象形字源自圖畫,但與圖畫有本質的區別。象形字是漢字的先行者,構成了漢字的基礎。漢字的部首基本都是象形字。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共收9353字,其中象形字共364個。現在,基本已經不用這種造字法了。

盡管如此,象形字對整個漢字系統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是整個構字系統的基礎,其他的造字法都是在象形字基礎上使用的。

(二)視而可識的指事字

《說文解字》中說:“視而可識,察而見意”,對指事字的定義并不明確。“視而可識”容易理解成象形字,“察而見意”容易理解成會意字。其實指事字是介于象形和會意之間的一種造字法。用現代話講,指事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號來表示某種意義的造字法。指事字一般為獨體字。

指事字一般分為純符號的指事字和象形基礎上的指事字。

1.純粹由符號構成的指事字

這類指事字一般表示抽象的概念。例如,十個數字全是指事字。數的概念產生于原始社會活動,是人類最早具有的一種基本的抽象概念。人們通過計數來進一步認識事物或進行交流,自然需要記住一些重要的數字。計數備忘在生產、交易和社會管理中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增強,由實物計數、結繩計數逐步進化為用刻畫計數,十個數字的書寫就源于原始計數方法的符號化。一畫一劃,二畫兩劃、三畫三劃、四畫四劃,“一、二、三、四”都是積劃為數的指事字,“五、六、七、八、九、十”則改為錯劃。

2.由象形字加提示性符號構成

有些名詞所表示的是特定物體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很難為它們獨立畫像,于是就以表示所在主題的象形字為基礎,再加上指示性符號強調所指部位。

例如,血字,甲骨文作下面是器皿的象形,器皿內的一個小點是指示性符號,指代血。古代有血祭,殺牲取血盛于器皿,所以血字通過皿中的特殊符號來表示;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了一個點,指示刀口所在處,即“刀刃”。

又如,本、末,分別表示樹根、樹梢,都難以獨立畫像,以象形字木為基礎,其上、下端分別加上一個點以示強調。

亦字,本意為腋下。甲骨文作在一個人的兩臂下方各加一點指事符號表示兩腋。因為腋窩難以象形,只能通過指示強調的方式予以表達。

再看寸字,是一個長度單位,周代的長度單位如“寸、尺、咫、”一般都和人體有關,用人體的某個器官度量。一般“指寬為寸”。中醫診病切脈處位于距手腕一指寬的部位,故稱之為“寸口”。其篆文作在手腕(又)的下面加一橫指事符號表示手腕切脈的位置。

立,本義站立,甲骨文作是在象形字“大”的下邊加一橫構成的。

至,本義到達,甲骨文作是在象形字“矢”的基礎上加一橫構成的,表示箭到達的地方。

甘,甲骨文作(口)中加一個短橫作指事符號代表口腔內的舌頭或嘴部的動作,整個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嘗美味。

指事字不像象形字那么直觀,需經過觀察、分析,了解其特點,才能知其義。并且指事這種造字法不能大量地造字。

(三)耐人尋味的會意字

我們都知道,二人為從、三人成眾,雙木為林、三木為森,小土為塵、不正就歪,上不去下不來為卡;會意字是在象形、指事的基礎上創造合體字的方法,把意義可相配合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結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這就是會意字,會意字所“會”之意,建立在人們的聯想和推理的基礎上。許慎《說文解字》將其定義為:“比類合誼,以見指”。

從會意字的組成方式看,分為同體會意和異體會意兩種。不過,會意字中較多的是異體會意字。

1.同體會意

例如,從是兩個人形組合的會意字,一個人站在另一個人的身后,表示跟從。北兩人相背站立,北是背的本字,“相背”是北的本義。眾是三個人形組合的會意字。因為數字三常常是多數的代稱,所以三個人合在一起表示多數。以上三個字都是利用同體重疊式造出的會意字。類似形式的會意字還有“林、森、炎、焱、淼、犇”等。

2.異體會意

異體會意是指拼合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字而產生新義。異體會意字有組拼式、方位式、連語式等幾種組合成義的情況。其中,數量最多、歷史最悠久的是組拼式異體會意宇。請看以下字例:

及,甲骨文字形為前面一個人,后面一只手形,手從人的背后將人抓住,表示追、追趕上的意思。

采,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爪”是抓取東西的手,下面是一棵樹,二者組合后,表示用手在樹上采摘。

取,甲骨文字形為左邊是耳的象形,右邊是手的象形,二者組合后,表示用手取耳。古代田獵獲獸或戰爭殺敵,一般取下左耳作為計功的憑據。

相,甲骨文字形為左邊一棵樹,右邊一只眼睛,二者組合后,表示用眼睛觀察樹木,因此“相”的本義是“仔細察看”。

寇,甲骨文字形為(宀,房屋)、(元,人頭)和(攴,手持器械攻擊),它們組拼在一起,表示有人執器械侵入民宅,襲擊主人,武力搶劫。

涉,甲骨文作中間一條河,兩邊兩只腳表示徒步蹚水過河。遇山則陟,遇水則涉。

刪(刪),甲骨文作(冊,簡冊)旁一把刀,將“冊”和“刀”組拼在一起并不是指刻字,而是表示用刀刮去竹簡上錯誤或多余的字,“刪除”就是“刪”字的本義。

保,甲骨文作左為(反抱,雙手從背后摟著),右為(子,幼兒),表示反抱孩子,即用雙手將孩子背在背上。造字本義為將幼兒背在背上以免各種意外。引申后才產生了保護、保養、保衛等許多與此有關的意義;字形發生較大變異后,與本義之間的聯系就不易看出了。

盥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上部中間是水,兩旁各一只手,下部是接水的器皿,組合后表示用水洗手。

以上這些會意字都是由象形字組拼成的,當象形字不象形時,會意字也失去了形象性,許多字已不易從字形上看出所會之意,如及字已演變成單一結構,完全看不出它本是“人”和“又”(右手)的組合;“涉”字里也看不出原有兩只腳了。但不少字能夠溯源,有些字則可以通過掌握組合部分的象形字意義而得知這個會意字的本義,例如,“明、鳴、吠”等字雖形象性不明顯,卻能體現一定的會意性,在這一點上會意字是優于象形字的。

此外,當漢字變得完全不象形以后,仍可用這種造字法造字。在現行規范的簡化字中也有新造的會意字,例如“尖、歪、甭、拿、巖、嵩、孬、糴、糶”等。總之,會意表意法優于象形表意法和指事表意法,它在失去形象直觀性以后,仍有一定的直接表意性和造字生命力,但它與形聲字的造字能力相比便顯得遜色多了。

(四)標類注音的形聲字

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基礎上創造的合體字。其方法是用一個字作形旁,表示其意義類別,稱作意符;用另一個字作聲旁,表示其讀音,稱作聲符。許慎《說文解字》定義為:“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形聲字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極強的能產性,甲骨文僅有20%的形聲字,現代漢字中的形聲字則占60%以上。

許慎將九千多個小篆字形納入五百四十部,每一部有一個部首統領,也就有了五百四十個部首。如“江、河、湖、海”均屬于“水”部。

形聲字的意符(形旁)跟字義有某種聯系,能使人了解字義的范疇。例如,以“水”作意符的形聲字一般都與水有關,如“江、河、湖、海、深、淺、清、濁、涇、渭、洛、濮”等。

用“言”作意符的字,大部分與語言有關,我們不僅可以從“詩”中見“言”,而且也可從“詞”中見“言”,“語”中更有“言”。與“言”有關的動詞還有很多,如有困難的事提出來商量叫“謀”,斥責為“誅”,言語上小心為“謹”,用言語騙人為“詐”,避而不談為“諱”。這就是意符的作用,有“手”則動,有“足”則行,有“心”則思。

漢字的表意功能在部首中體現得較為突出。這就是說,當部首字與其他偏旁組合成新字之后,所表達的新的意思往往和部首字的意義有內在的聯系。例如,有首詩寫道:

涓滴匯洪流,浩渺波濤,洶涌澎湃瀉江海;

森林集株樹,樓桁檐柱,樟楠柏梓構梁椽。

以上這首詩將涓涓細流、浩渺煙波、亭臺樓榭、綠樹翠蔭融為一體,不知不覺使人陶醉于碧波蕩漾、鳥語花香的境界,這是一種視覺與感覺、思維相應的奇妙體驗。這樣的感覺,只有漢字才能表達。

形聲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意符方面,一般都能標注意義類別,有助于人們了解整個字義,但是其表意度古今差別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為社會不斷發展變化,而文字相對穩定,有些意符的表意度由強到弱。例如,馬最早是用來駕車的,“駕”和“駛”用“馬”作意符就有較強的表意性,在現在社會其表意度就減弱了。在聲符方面,由于語音的演變不能很好地表音,如“江、河”的聲符“工、可”與其讀音差距甚大。

形聲造字法是重要的一種漢字造字方法,隨著漢字的發展,形聲字越來越多,后世創制的新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現代漢字中形聲字占大部分。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一個問題,我們所講的表情達意應該理解為據形索義,即并非每個漢字的表情達意都具有直接性。因為在漢字形成早期,字形接近于圖畫,形象性很強,是可以見形知義的;隨著漢字逐漸走向線條化、符號化以及字形的假借和字義的引申,漢字的形象性受到很大影響。不過,由于古今漢字一脈相承,結構方式大同小異,形聲表意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表現力,會意表意法也仍在發揮效用,因此許多漢字是能夠根據字形探索字義的。在不少情況下,漢字字形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字的本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贺州市| 晋江市| 亚东县| 灵石县| 新建县| 宁化县| 监利县| 万荣县| 罗城| 柳河县| 清苑县| 手游| 延川县| 梧州市| 海丰县| 隆昌县| 白银市| 县级市| 老河口市| 漳平市| 汶上县| 黑河市| 阿瓦提县| 沙田区| 武穴市| 汾阳市| 金寨县| 乌鲁木齐县| 睢宁县| 景谷| 新蔡县| 苗栗市| 依安县| 上杭县| 渝中区| 门源| 郓城县| 尼玛县| 彭州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