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印度模式
和中國一樣,印度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一個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大國,歷史上曾長期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占和剝奪,獨立后曾經推行計劃經濟,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改革和開放政策,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成就。經過長期探索,印度形成了獨特的發展模式,雖然目前尚無法判斷其最終是否能夠成功,但印度在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都體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特色,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印度模式”已經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和人口大國,印度的目標不僅僅是實現現代化,而是要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這種強烈的大國情結在印度國內并非始自今日,而是存在已久。印度將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視為“人類創造的兩個最為璀璨的文明”,印度人民“不但有理由為他們的歷史和成就感到自豪,而且毫無疑問,在當今世界還將發揮重要作用”[152]。在自尼赫魯起的幾代印度領導人心目中,印度應該重現歷史的輝煌,在世界舞臺上扮演一流的角色,成為在太平洋發揮重要影響、在印度洋發揮中心作用的“有聲有色的”大國。2001年3月,時任印度內政部長的阿德瓦尼的一段話將這個目標形象化:“本世紀末的歲月屬于我們印度,我們短期目標是成為像新加坡那樣發達的國家,我們長期的目標是要與美國平起平坐。”[153]印度總理曼·辛格在200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慶典上的講話稱,印度“正處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起點上,世界在期待我們有所作為,在全球舞臺上盡顯身手”[154]。印度總統帕蒂爾在2008年年初的講話中也重申了同樣的決心:“21世紀將屬于亞洲,而印度將成為主要的驅動力量之一。”[155]這種抱負與歷史上出現的大國理想別無二致。當下,印度正向著“與美國平起平坐”目標行進。
很多人預測,21世紀現代化進程步伐最快的地區很有可能就在中國、印度和整個亞洲。可以說,印度的前景令世人矚目,將印度現代化的經驗與教訓進行總結,不僅在學術上、理論上具有開拓性,而且在實踐上也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價值。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發展中大國,印度模式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本章選擇從政治、經濟、社會三個角度切入進行闡述。[156]需要強調的是分三個部分進行分析,主要是從便于問題分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說在印度模式中三個要素是相互獨立的。事實上,恰恰是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才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印度模式。最后,再對目前從學界到社會公眾都十分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即中印比較,主要是中印經濟發展比較方面有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提出筆者自己的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