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育學
- 田友誼等
- 1967字
- 2019-11-29 17:56:15
前言
加強學前教育成為我國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學前教育仍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環節的背景下,我國開始從國家戰略高度來認識和發展學前教育,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在投入、立法、管理和研究等方面把學前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學前教育逐步被納入終身教育和義務教育體系,成為教育體系變革的重中之重。同時,學前教育實踐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在學前教育的目標、制度、內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探索。
學前教育要發展,高素質的師資培養是關鍵。2012年,教育部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和發展提出了基本要求、規范和準則。要求各地、各校依據《專業標準》調整教師培養方案,編寫教育教學類課程教材,作為教師教育類課程的重要內容。同時教育部要求根據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專業標準》引領和導向作用,深化學前教師教育改革,不斷提高學前教師培養及培訓質量。要求師范院校的學前教育理論教學更加貼近真實的學前教育環境。
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研究相結合是當代世界學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趨勢?!叭鸺獨W教育方案”和“光譜方案”是西方教育理論研究與學前教育實踐結合的典范,它們使原來遠離實踐的基礎理論研究接了地氣,也使學前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有了理論的指導和支撐。而本書的出版,正是在加強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時代呼喚下和新課程教師培養由觀念轉向問題解決、由理念指向實踐的背景下策劃完成的。
學前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學前教育實踐及活動指導的理論基礎和依據,作為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起始階段的學前教育層面,更需要基于教育實踐的理論指導及教育理論內容的實用化、場所的現場化與方式的生態化。這就要求學前教育理論教材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貼近學前教育實踐與幼兒園生活實際。本書力求在繼承學前教育學學科體系的基礎上,較全面地反映出學前教育的理論及實踐研究的概貌,為此確定了編寫本書的整體思路:
一是在知識結構上,力圖既維持學前教育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又體現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動向。本書保留了學前教育學的基本學科體系,在論述過程中借鑒了我國學前教育前輩及同行關于學前教育理論的許多較為成熟的觀點,同時盡可能反映國內外關于學前教育的最新成果,包括一些學前教育的新政策、新理念和新方法。
二是在知識闡述上,兼顧學前教育基本知識與技能和教師資格應考的需求。教育部規定,2013年后入學的師范生,需要通過資格考試才能取得教師資格,并頒布了相應的考試標準。這意味著對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師范類專業的相關課程及其內容必須進行相應調整。我們在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的內容選取和闡述上,注意與《專業標準》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的銜接,力求為學生順利通過幼兒教師資格認證考試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是編排的體例上,強調實用性。我們適當削減了部分基本理論的內容,突出與學前教育實踐相關的操作層面的內容。為了幫助學習者閱讀和理解,我們在每一章前面設計了“導語”,來促進學生的思考,“知識結構圖”,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框架,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文中還根據需要插入了許多小知識、小案例,增強了內容的實踐性,也拓展了章節內涵,同時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章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每章后附有本章小結和思考題,以方便學生自學。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闡述了什么是教育和學前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與演進的過程;第二章論述了學前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包括學前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社區和家庭之間的關系;第三章主要涉及兒童發展的理論流派、影響兒童發展的諸因素及其作用、0~6歲兒童的發展與教育等問題;第四至第五章為學前教育的理念與原則、學前教育的任務與內容;第六至第八章分別闡述了幼兒園游戲、課程與教學、環境創設等方面的內容,第九章主要涉及學前教育科研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第十章是幼兒園的教育評價。
本書力求內容全面、豐富、實用。它既是我們對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考和研究的結果,又是一本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它不但可作為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本、??频慕虒W及相關專業的成人教育使用,也適合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參考書使用。
本書主要由王維、王維婭、孫巖編寫,王淑琳老師撰寫了第五章。路書紅博士對書稿的修改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老師們為本書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我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編寫引用了大量專家及同行的研究成果,雖然我們力求注明出處,但肯定有疏漏之處,對此我們表示真誠感謝和誠摯的歉意!由于水平所限,時間倉促,書中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同時熱忱期望專家及同行的不吝賜教!
王維
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