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的建立

弗吉尼亞公司在弗吉尼亞的成功,為英國人的殖民活動開辟了道路。1607—1732年,在北美大陸共建立過16個英國人的殖民地,其中3個被兼并2,所以最后是13個。

南部殖民地是以弗吉尼亞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在弗吉尼亞以北,1632年6月30日巴爾的摩勛爵得到英王特許,在波托馬克河一帶建立了以英國王后瑪麗命名的馬里蘭殖民地。此殖民地本是授予第一代巴爾的摩勛爵喬治?卡爾弗特的,由于他在特許狀頒布之前幾個月去世,其權利便由兒子塞西利尼斯繼承。按特許狀,塞西利尼斯為馬里蘭領主,以達勒姆郡大主教“在此前任何時候”曾采取的同樣方式擁有土地和權力,相當于14世紀享有王權的封建領主的絕對權力,意味著其司法和行政權不是來自國王而是來自于領主,可按封建方式以自己的名義轉讓土地。據此,巴爾的摩勛爵分封了60個莊園,其余土地被他的家庭成員瓜分。許多普通定居者也成了“永遠保有土地者”。到1640年,馬里蘭人口已達2000人,20年后增加到8000—12000人。在弗吉尼亞以南,早已有人從弗吉尼亞侵入,遠至佛羅里達。在此情況下,1663年查理二世頒發特許狀,將其拓殖權授予8大業主,統稱“卡羅來納”。1670年,由威廉?賽爾(William Sagle)率領的移民,在阿什萊河畔建立的查爾斯頓,成為南部殖民地最大的經濟中心。1711年,由于人口和經濟的逐漸增長,特別是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卡羅來納被分為南北兩個殖民地。南部最后一個殖民地,是1732年由信托人局建立的佐治亞,位于南卡羅來納之南。該局負責人詹姆斯?奧格爾索普得到的特許有限,21年后這個業主殖民地交還英王,由其直轄。

英屬北美的另一大塊殖民地,是位于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圖1—2)。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乘五月花號船向北美進發,兩個月后抵科德角,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這批人屬清教的分離派,原住諾丁漢郡斯克魯比村,1608—1609年在國王高壓下逃到荷蘭萊頓,由于無法在當地立足轉而求助于弗吉尼亞公司,1619年6月9日獲得前往該殖民地殖民的許可,由于抵達地點遠離原目的地,這些香客乃在船上訂立《五月花公約》(圖1—3),決定“自愿結為一公民政治團體”,為了“本殖民地之總體利益”,擬定并實行“公正和平等之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并“保證遵守與服從之”。此公約雖系宗教誓約,但成為第一個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文件,在上面簽字的有41名成年人,領導人是約翰?卡弗。這個殖民地發展較慢,直到1630年馬薩諸塞灣公司把總部搬到殖民地并與之合并后,才獲得迅速的發展。此公司原名“新英格蘭理事會”,由1620年建立的普利茅斯公司的部分商人組成,1628年改組成馬薩諸塞灣公司,并從該理事會獲得大片土地的殖民權,從梅里麥克河以北3英里處至查爾斯河以南3英里處,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在得到英王特許后,在總督約翰?恩迪科特(Endicott)率領下,便開始了向新英格蘭移民,1628年帶去了五六十人,1629年增至300人。1630年,約翰?溫斯羅普被任命為新總督,決定把公司總部由英國搬到殖民地,他不僅在那里建立起市鎮體系,還規定為市鎮建一座教堂,公司由一種商業組織演變成共和政體。在前往新英格蘭的移民船《阿爾貝拉號》上,當初溫氏就在布道詞中提出要把殖民地建立“山巔之城”的理想,并發誓要把它打造成基督教世界“仁愛的典范”,他在新英格蘭生活和工作了19年,曾連任12屆馬薩諸塞總督,并在1643年創建新英格蘭同盟而于1645年擔任該同盟第一任主席,其理想和實踐使之成為新英格蘭乃至整個美利堅文明的真正開拓者。但由于清教徒約翰?科頓實行“政教合一”政策,不能容忍異端存在,1635年托馬斯?胡克牧師率領一批移民,遷往康涅狄格河流域定居,第二年建起一個新的自治殖民地,并于1662年獲得英王特許。被迫害的侵禮派牧師羅杰?威廉斯,于1635年與追隨者一起來到普羅維頓斯創建羅得島殖民地,并于1644年返英爭取到英王特許。與此同時,一位名叫約翰?達文波特的英國人,帶著一批倫敦人于1636年4月從英國抵達北美,1638年建立了以“紐黑文”命名的殖民地和貿易港,該殖民地1662年與康涅狄格合并。此外,在此期間還先后建立新罕布什爾和緬因殖民地,前者起源于1639年由惠爾賴特建立的埃克塞特,后者起源于1626年建立的約克城。由于這些殖民地大多由清教徒建立,并與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的擴張有關系,以至在1643年組成了“新英格蘭聯盟”,這是組織“聯合殖民地”的第一次嘗試。其成立宣言宣稱:“為了保存和散播福音的真理,也是為了彼此的安全和利益。”

第一講 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
第一講 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

南北兩大塊殖民地各自成片,但兩者之間相互不相連。最早來到它們之間的是荷蘭人,1609年荷蘭人亨利?哈德遜到此探險,1624年在阿爾巴尼建第一塊永久殖民地(稱“新荷蘭”),1625年荷蘭人從土著人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取名“新阿姆斯特丹”。不久,即1638年,瑞典人進入特拉華河流域,并在此建立起他們的殖民地(名曰“新瑞典”),1655年為荷蘭西印度公司吞并。由于新荷蘭在北緯40°—45°之間,在英國早先所宣布之殖民范圍之內,1652年5月英荷之間終于爆發戰爭,英虜獲荷蘭商船1400艘、戰艦120艘,荷蘭被迫屈服。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將康涅狄格與特拉華授予其弟約克公爵,遂將新阿姆斯特丹改名“新約克”,直譯“紐約”。此后,約克公爵將哈德遜河西岸的土地分給約翰?巴克萊和菲利普?卡特雷特,并任命菲利普?卡特雷特為總督,由于此人曾在英倫海峽澤西島做過總督,因而該地便取名為“新澤西”。至1681年,查理二世為償還威廉?佩恩1.6萬鎊債款,又將“新瑞典”賦予其子小威廉?佩恩,取名“賓夕法尼亞”(意為“佩恩之林地”)。第二年,佩恩在費城定居,該城成為賓夕法尼亞的首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鲁山县| 包头市| 衡南县| 庄浪县| 广宁县| 维西| 伊吾县| 灵台县| 武山县| 芷江| 来宾市| 隆昌县| 高密市| 榆林市| 郴州市| 安陆市| 隆化县| 德清县| 灵山县| 呼图壁县| 衡山县| 安陆市| 牟定县| 尚志市| 桦甸市| 临泽县| 武宁县| 青海省| 宜丰县| 永春县| 咸宁市| 鲜城| 五华县| 苗栗县| 阿鲁科尔沁旗| 鄂伦春自治旗| 涪陵区| 朝阳县| 韩城市|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