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圖譜
- 王英偉
- 444字
- 2019-11-29 17:50:05
麻黃科 EPHEDRACEAE
灌木、亞灌木或草本狀灌木,稀為纏繞灌木。莖直立或匍匐,分枝多,綠色,圓筒形,具節,節間有多條細縱槽紋。葉退化成膜質,在節上交叉對生或輪生,2—3片合生成鞘狀,通常黃褐色或淡黃白色。多雌雄異株,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雄球花單生或數個叢生;雌球花頂端1—3片苞片生有雌花;雌球花的苞片隨胚珠生長發育而增厚成肉質、紅色或橘紅色。種子1—3粒,胚乳豐富,肉質或粉質。
本科僅1屬,約40種,分布于亞洲、美洲、歐洲東南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區。我國12種,4變種,除長江下游及珠江流域各省區外,其他各地皆有分布。
木賊麻黃 Ephedra equisetina(麻黃屬)
直立小灌木。生于干旱地區的山脊、山頂及巖壁等處。小枝細,節間短,常被白粉。葉2裂,褐色,大部合生,上部約1/4分離。雄球花單生或3—4個集生于節上;雌球花常2個對生于節上,苞片3對。種子通常1粒,窄長卵圓形,長約7毫米。
在我國分布于華北和西北地區。為重要的藥用植物。
觀察地點:松柏園。栽培偶見花果,花期6—7月,種子8—9月成熟,自引種以來,六十余年僅見3次球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