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公文的類型
公文的分類就是按公文外延所覆蓋的不同,把公文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公文,具有不同的性質、作用和適用范圍,在公文格式、文稿撰寫、公文辦理及公文管理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公文的分類標準不是單一的,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公文分出不同的類別。常見的基本公文分類方法,主要是按公文來源、行文方向、使用范圍、機密程度、緊急程度、公文的內容和作用、公文作者的性質等方面來劃分。
一、按照公文的來源分類
按照公文的來源,可以把公文分為發文和收文。
1. 發文
凡是本單位制發的公文都是發文。發文既包括發給上級機關、不相隸屬機關、下級機關的公文,又包括發至本機關單位內部機構的公文。發給上級機關、不相隸屬的機關、下級機關的公文稱為外發公文或外發文;發至本機關單位內部機構的公文稱為內發公文或內發文。
2. 收文
凡是本單位收到的由外部單位制發的公文統稱為收文。收文既包括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外來的公文,如命令、決定、通知、批復、函等,也包括下級機關呈報的公文,如請示、報告等。
二、按照公文的行文方向分類
按照公文的行文方向,可以把公文分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1. 上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級機關向所屬上級機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送的公文。上行文既包括報送給上級領導或更上一級的領導機關的公文,也包括報送給對本單位有業務指導關系的機關的公文,如國務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報送給國務院的請示和報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委、辦、廳(局)向國務院有關部、委所報送的請示、報告等,都屬于上行文。
2. 平行文
平行文是指同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發送的公文。所謂不相隸屬機關主要是指在領導關系上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業務關系上沒有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如中共中央各個部門之間,各個縣委之間,縣人民政府之間,都沒有領導與被領導、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都是同級機關。再如,省軍區和省人民政府之間,大學和大學之間,也沒有領導和被領導、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是一些不相隸屬的機關。上述這些機關在相互聯系或協商工作時,一般適宜使用“函”來行文。
3. 下行文
下行文是指上級機關對所屬下級機關制發的公文。它既包括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行文,也包括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下級業務部門實施業務指導責任的行文,如國務院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發的文件,國務院各部、委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口的有關委、廳(局)、辦等所發的文件,都是下行文。
三、按照公文的使用范圍分類
按照公文的使用范圍分類,可以分為專用公文和通用公文。
1. 專用公文
專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業務范圍內,按特殊需要而專門使用的公文。它的使用范圍限定在特定的專業領域,如外交、司法、科技、軍事等專業領域。專用公文包括外交公文、司法公文、科技公文、軍事公文、會計公文等。如向其他國家遞交的國書、備忘錄,司法程序中使用的起訴書等。專用公文有特定的格式和處理要求,有很強的專業性。
2. 通用公文
通用公文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普遍使用的公文。它不僅包括《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規定的15種規范性公文,也包括計劃、總結、調查報告、講話稿、簡報等日常事務性公文,還包括條例、規定、辦法、章程等法規性公文。這些公文不僅僅用于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連那些具有專門職能的外交、司法部門等也都同樣使用。
四、按照公文的涉密程度分類
按照公文是否涉密,可以把公文分為保密公文和普通公文。
1. 保密公文
保密公文是指黨和國家根據文件內容劃定了秘密等級的公文。這類公文因其內容涉及黨和國家的秘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圍和知密對象。目前,我國保密公文按涉密程度的不同,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個級別。
絕密公文是指涉及黨和國家最核心的機密內容的公文,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最為嚴重的損害。
機密公文是指涉及黨和國家比較重要的機密內容的公文,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比較嚴重的損害。
秘密公文是指涉及黨和國家重要機密內容的公文,一旦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2. 普通公文
普通公文是指基本不涉密,可以在本機關內部公開,或向國內外公開發布的公文。這類公文按閱知范圍的不同又可以具體分為組織內部公文、限國內公開的公文、對國內外公開的公文三種。
組織內部公文,是指限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專業系統范圍內使用的公文。其內容雖不涉及國家秘密,但含有機關和系統內部的情況、信息數據等,不宜對社會公開,只限于本機關或本系統內部閱知。
限國內公開的公文,是指內容雖不涉密,但不宜也沒有必要向國外公開,僅在國內公開發布的文書。
對國內外公開的公文,是指內容不涉及秘密,可直接向國內外發布的文書。
五、按照公文的緊急程度分類
按照公文的緊急程度,可以把公文分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和常規公文。
1. 特急公文
特急公文是指內容特別重要而且特別緊急,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和處理的公文,如災情報告、戰爭情報等。
2. 加急公文
加急公文是指內容重要且緊急,要求迅速形成和處理或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理完畢的公文。
3. 常規公文
常規公文是指可以按正常的速度、程序形成、運轉和處理的公文。
六、按公文的內容性質和作用分類
按公文的內容、性質和作用,可以把公文分為指揮性公文、規范類公文、知照類公文、報請類公文、記錄類公文等。
1. 決策指揮類公文
決策指揮類公文是指上級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制發的用以領導和指導工作的公文,如決議、決定、命令等,它是下級機關決策和進行工作活動的依據,要求下級機關認真貫徹執行。
2. 指導類公文
指導類公文是指上級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制發的用以指導下級機關或業務部門工作的公文,它是下級機關決策和進行工作活動的依據,要求下級機關認真貫徹執行。指導類公文主要包括批復、意見、通知等文種。
3. 規約類公文
規約類公文是指機關、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制發的法律、行政法規及組織規章,如法律、條例、規定、辦法、章程、細則、規則等。該類公文是對公文所涉及的對象進行規范和約束。
4. 曉諭類公文
曉諭類公文是指單位之間或管理機關間向社會通報情況、溝通信息、公布事項、聯系工作時使用的公文,如公報、公告、通告、通報等文種。
5. 報請類公文
報請類公文是下級機關向上級匯報工作、請求指示或批準時使用的文種,或者是由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時所采用的文種,主要有請示、報告、議案。
6. 商洽、紀要類公文
商洽、紀要類公文主要是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用于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或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咨詢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時使用的文種。主要包括函、會議紀要等文種。
7. 日常事務類公文
日常事務類公文是指機關單位在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和業務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公文,如計劃、總結、簡報、講話稿、會議記錄等。
七、按照發文機關的性質分類
按照發文機關的性質分類,可以把公文分為黨內公文、行政公文、群團公文等類型。
1. 黨內公文
黨內公文是指中國共產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制發的公文。
2. 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內的行政機構制發的公文。
3. 群團公文
群團公文是指各級各類群眾團體組織制發的公文,如文聯文件、各學會文件等。
八、按照公文的載體分類
按照公文的載體分類,可以把公文分為紙質公文和電子公文。
1. 紙質公文
紙質公文是指以紙張為載體的公文,是到目前為止公文的主要形態。
2. 電子公文
電子公文是指各級各類機關、組織借助于電子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生成、傳遞和處理的公文。隨著我國電子政務系統的不斷完善,電子公文的使用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