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英美法的歷史、淵源與特征

編首語

如果要從總體上把握英美法系,就必須觀照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梳理其法律淵源,歸納其基本特征。觀照其歷史是因為其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獨特。以英國法為例,其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超越了政治和社會的變革,這與很多國家的法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構(gòu)成了英美法的重要特征。梳理其淵源是因為與歐陸法不同,司法在英美法中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與議會立法相并立且同為正式法律淵源的法官法。理解這一點,甚至可以顛覆我們傳統(tǒng)的法律觀。而在比較法視野下歸納其特征,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英美法?;谶@些考慮,本編主要從歷史的角度討論了英美法的淵源和基本特征。

第一章以英國法為例闡述了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三大法律淵源的形成過程,并歸納了各自的特征,論述了三者間的相互關系。就普通法而言,作為亨利二世改革的一個副產(chǎn)品,其誕生多少屬于例外而非常規(guī)。但其以救濟而非規(guī)范為取向的特征卻深深地打動了英國民眾,并被后者視為自身權利和自由的守護者。就形式而言,普通法并未采取條文的形式而主要體現(xiàn)為以判例為載體的慣例;就實質(zhì)內(nèi)容而言,實體部分多承繼于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習慣法,而程序部分則多源于亨利二世的“創(chuàng)造”。而后世法律家在對此進行總結(jié)時則認為,普通法扎根于過去習慣的取向使得其能夠深入民眾社會生活本身,從而真正體現(xiàn)社會生活的基本規(guī)律,其合理性由此而產(chǎn)生。但普通法本身存在諸多局限,如令狀格式化和程式訴訟所帶來的作繭自縛、面對權勢人物的唯唯諾諾等,衡平法起初作為直接源于國王本人所賦予的救濟而出現(xiàn),從而對普通法起到了補充作用。其與普通法的明顯區(qū)別則在于更注重實質(zhì)正義,而不拘泥于程序和形式;但同為法官法的特征則決定了二者后來合二為一的宿命。因此,普通法和衡平法是相互補充而非敵對,普通法可以自足而立,衡平法則不能。作為英美法另一重要淵源的制定法,則從一開始就在英國存在。對它與普通法(法官法)之間的關系,以下說法也許更為適當:制定法在任何社會都是常態(tài)(包括英美),所不同的只是英美同時承認法官法(普通法)也有效力而其他地方則并非如此而已。而法官對制定法的適用和解釋,則構(gòu)成了融通制定法和普通法的重要橋梁,也成了這二者相互促進的重要機制。

第二章闡述的是判例法。普通法和衡平法都體現(xiàn)為判例的形式,而判例法又有自身獨特的要素和運行機制:前者包括判例報告、法院的層級體系和法官的司法技藝等,后者則是遵循先例。通過對先例判決理由的歸納和對手頭案件所適用規(guī)則的表述,法官發(fā)展出了各種司法技藝,并使判例法帶有了強烈的技術性特征。而這些技術性特征一方面保證了司法的難度,因而在一定意義上保證了司法獨立,另一方面也促成了普通法的一系列特性:如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對世界不同文明的適應性和開放性。因此,判例法的意義絕不僅僅限于作為一種法律淵源而存在,它甚至擴展到了憲政、法律文化等方面。

第三章則在與大陸法對比的基礎上總結(jié)了英國法的主要特征。這一章主要強調(diào)了法律的判例形式、法官在司法及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運作機制,程序中心主義,法律通過技藝理性而注重經(jīng)驗和實用,法律語言、概念原則體系和司法推理及判決風格的獨特性等方面,并強調(diào)英美法能在穩(wěn)定與靈活、形式與實質(zhì)、公平與發(fā)展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最后,作者又從社群與體制、立法與司法、法律與政治、形式與實質(zhì)、系統(tǒng)與生活世界、常與變幾方面,論證了英國法可以被視作一個自創(chuàng)生系統(tǒng)。

由于英國是英美法系的母國,其在歷史、法律淵源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性,因此本編三章均圍繞它而展開。其他英美法系的代表,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法律,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從精髓上來說都不如英國典型。相信經(jīng)過本編的論述,讀者會對英美法系的總體特征有一定的把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南通市| 漳浦县| 博罗县| 叙永县| 南木林县| 宁化县| 德江县| 津南区| 苏尼特右旗| 平武县| 湟中县| 乌恰县| 平陆县| 常山县| 唐河县| 景德镇市| 宜黄县| 茌平县| 北海市| 建平县| 南京市| 本溪| 民丰县| 浠水县| 五大连池市| 巨野县| 海伦市| 昌黎县| 宾川县| 茶陵县| 泗阳县| 奎屯市| 乳山市| 绥棱县| 长泰县| 达日县| 土默特左旗| 延川县| 瓦房店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