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部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中美文化差異

2-1 知不知,尚矣:天下四種文化人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我是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在美國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現住在香港。我的普通話不標準,英文發音也不標準,廣東話更是講得“麻麻地”(不地道)。每當交流時,我多少都有種“里外不是人”的感覺。有人因此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國人。

在分析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異同時,我按照“天、地、人”的層次,建構了一個“天下四種文化人”的框架(這里的“文化人”在定義上與大家常說的“文化人”不一樣,意思是“屬于某種地域—民族文化的人”)。簡介如下:

天圓地方。在下一頁的圖中,大圓表示“天”(全世界);圓里的大方塊表示“地”(天下),小方塊表示天下四種屬性不同的“文化人”。這樣劃分是出于可分析性和便利性考慮的,它假定不同地區的人民通過千萬年的集體生活,積淀和形成了相對獨立于政權體系(國家)更替而穩定存在的文化體系(社會)與民族性格(人)。

根據天下人與中國人的關系,我們可以用“表”(長相/行為)與“里”(思維/價值觀)兩個維度區分這四種人:(1)華人(嚴格地說,我這里指的是“中國人”——用漢族代表五十六個民族);(2)“香蕉”(“偽”華人);(3)“老外”(非華人——沒有貶義的意思);(4)“紅心番薯”(“類”華人)。外表和內心都為標準炎黃子孫的是華人;黃皮膚但骨子里為“老外”的是“香蕉”(比如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標準“老外”與標準華人相對應;“紅心番薯”外表雖不是華人,卻習得了較多華人的認知習慣和行為方式(比如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加拿大人大山)。

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明智;明明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是愚蠢。)《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隨著市場全球化進程的加深,我們與“外國人”打交道早已是和尚吃豆腐——家常便飯。但我們與他們相互之間深層次的了解不足。甚至于,就連我們對“自己人”的了解也很有限。畢竟,中國幅員遼闊,文化的地域性差異也很大。

老子緊接著又說:“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出錯,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他是明智的。)《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暢通無阻,一定要入鄉(表)隨俗(里),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才行。

天下四種文化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嫩江县| 西充县| 龙胜| 盐边县| 沂源县| 海原县| 中卫市| 青铜峡市| 龙海市| 蓬溪县| 乃东县| 闽清县| 柏乡县| 无极县| 宽甸| 盐源县| 娱乐| 乐昌市| 冀州市| 眉山市| 新沂市| 韶山市| 霍城县| 景洪市| 昂仁县| 叙永县| 榕江县| 巴东县| 垦利县| 延寿县| 赤壁市| 澄江县| 永城市| 普安县| 清涧县| 临夏县| 江达县| 射阳县| 宁都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