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論 “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新知

中國古代學術在20世紀中國發生了兩種巨大的轉變,一是由于同西方學術在空間上的接觸和受其影響,中國古代學問走上了學科化和專門化之路,造就了現代性的學術形態,如考古、歷史、文學、哲學、宗教等等;二是因在地下空間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獻而產生了新的古代學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紀初開始并很快興起的甲骨學、敦煌學和70年代以后走向規模化的簡帛學。隨著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河北定州八角廊漢簡、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湖北荊門郭店楚簡和上海博物館藏楚簡等的陸續發現和公布(注:“岳麓書院藏秦簡”、“清華藏戰國簡”、“北大藏漢簡”等都正在整理之中。我們有理由推測,地下可能還隱藏著許多不為我們所知的簡帛文本。),“簡帛學”已成為中國古代學術研究中最有潛質和活力的一門學問。這里所說的‘簡帛’是包括了竹簡、木牘和帛書在內的整個出土古籍。海內外學術界對出土簡帛古書給中國考古學、歷史學、文字學、文獻學以及學術史、思想史和哲學史帶來的廣泛和深遠影響,從不同的角度分別進行了探討(注:有關這方面請參閱李學勤氏的《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裘錫圭氏的《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池田知久氏的《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李零氏的《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版)等。),盡管在如何具體評估這些影響方面我們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土簡帛確實為古代中國學術和學問的研究帶來了強烈的刺激和巨大的活力,具體到古代中國哲學和思想研究領域同樣如此。在許多方面,死而復生的簡帛古書促成了古代中國哲學和思想世界的復活。(注:這是出乎古人意料之外的,對于那些遵循儒家教誨、為盡孝心而精心安排了陪葬品并希望親人永遠入土為安的人來說,就更是如此。‘復活’既意味著埋藏在地下的簡帛的重見天日和死而復生,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思想世界的重現。)我們這里的討論,首先是提出“簡帛文明”概念,從一些方面看看它為我們重新認識古代中國文明帶來了什么;在此基礎上,我們概括性地討論一下簡帛古書為古代哲學和思想史料、為古代哲學和思想世界帶來了哪些變化和新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乐东| 满城县| 威海市| 卢龙县| 吉首市| 克什克腾旗| 桃园县| 虎林市| 金沙县| 四川省| 太白县| 焉耆| 白水县| 临汾市| 扎兰屯市| 丰镇市| 调兵山市| 建湖县| 淳安县| 洪泽县| 清水县| 福贡县| 白河县| 祁连县| 金阳县| 特克斯县| 措勤县| 汕头市| 邯郸市| 合作市| 邢台市| 宁南县| 齐齐哈尔市| 新乐市| 谢通门县| 泌阳县| 健康| 连州市| 盐池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