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在意象
  • 葉朗
  • 3786字
  • 2019-11-29 15:03:07

三、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

審美趣味是一個在美學史上有很多人討論過的問題。但是“審美趣味”的概念在不同的美學家那里有不同的含義。有的美學家認為,“審美趣味就是鑒賞力或審美能力”(注: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冊,第21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例如,一個人能不能欣賞交響樂,能不能欣賞昆曲,能不能欣賞古希臘的雕塑,能不能欣賞陶淵明的詩,等等,以及一個人在這些作品中能夠感受和領悟到的意蘊有多深。有的美學家則認為,審美趣味是一種審美評價或審美偏愛。例如,你喜歡貝多芬的交響樂,他喜歡莫扎特的小夜曲;你喜歡“大江東去”,他喜歡“楊柳岸,曉風殘月”;你喜歡牡丹花,他喜歡蘭花;等等。

我們認為,應該把一個人的審美趣味和主體的審美能力加以區分。審美趣味是一個人的審美偏愛、審美標準、審美理想的總和。當然,審美偏愛、審美選擇要以審美能力為前提。例如,一個人喜歡貝多芬的交響樂,首先要他能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樂,一個人喜歡《紅樓夢》,首先要他能欣賞《紅樓夢》。反過來,審美偏愛又會影響審美能力。一個人喜愛交響樂,他對交響樂的鑒賞力當然會提高得比較快。但是,審美偏愛、審美選擇是一個人的審美觀(審美價值標準)的集中體現,它與審美能力并不是一回事。

審美趣味作為一個人的審美價值標準的體現,它制約著一個人的審美行為,決定著這個人的審美指向。一個人喜歡京劇,一有京劇演出他就會立即買票去看。

另一個人不喜歡京劇,即便有人送票給他,他也不會去看。這就是審美趣味的功能—審美行為的指向性。

審美趣味不僅決定著一個人的審美指向,而且深刻地影響著每個人每一次審美體驗中意象世界的生成。也就是說,審美趣味不同的人,在表面上相同的審美活動中,例如同樣在讀李白的一首詩,同樣在看莫奈的一幅畫,他們所體驗到的美是不同的。

這就是審美趣味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審美趣味是在審美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它要受到這個人的家庭出身、階級地位、文化教養、社會職業、生活方式、人生經歷等多方面的影響。

也就是說,審美趣味是個人文化的產物,是個人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

審美趣味是在個體身上體現出來的,因而帶有個人的色彩。劉勰說:“慷慨者逆聲而擊節,蘊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注:《文心雕龍·知音》。)這是審美趣味的個體性特征。但是,這種個體身上體現出來的審美趣味,又必然會顯示出這個個體所屬的群體、社會集團、階層、階級以及時代和民族的某種共同的特點、共同的色彩。這是審美趣味的超個體性特征。傅雷在給他兒子傅聰的信中有一段話就談到個體的審美趣味中必然滲透著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精神氣質。他說:“比起近代的西方人來,我們中華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臘人,因此更自然,更健康。”“就因為此,我們對西方藝術中最喜愛的還是希臘的雕塑,文藝復興的繪畫,19世紀的風景畫,—總而言之是非宗教性非說教類的作品。—猜想你近年來愈來愈喜歡莫扎特、斯卡拉蒂、亨特爾,大概也是由于中華民族的特殊氣質。在精神發展的方向上,我認為你這條路線是正常的,健全的。—你的酷好舒伯特,恐怕也反映你愛好中國文藝中的某一類型。親切,熨貼,溫厚,惆悵,凄涼,而又對人生常帶哲學意味極濃的深思默想;愛人生,戀念人生而又隨時準備飄然遠行,高蹈,灑脫,遺世獨立,解脫一切等等的表現,豈不是我們漢晉六朝唐宋以來的文學中屢見不鮮的嗎?而這些因素不是在舒伯特的作品中也具備的嗎?”(注:《傅雷家書》,第162—163頁,三聯書店,1981。)

一個人在各個方面的審美趣味,作為一個整體,就形成一種審美格調,或稱為審美品味。格調或品味是一個人的審美趣味的整體表現。

一個人的格調(品味)同樣是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它同樣受到這個人的家庭出身、階級地位、文化教養、社會職業、生活方式、人生經歷等多方面的影響,是在這個人的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

一個人的趣味和格調(品味)表現在他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

巴爾扎克曾寫過一篇《風雅生活論》。他在這篇文章中引用當時的一句諺語:

“一個人的靈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勢,便可以知曉。”(注: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第24冊,第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又引用當時的另一句諺語:

“請你講話,走路,吃飯,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訴你,你是什么人。”(注:同上書,第23頁。)這些諺語都是說,一個人的格調、品味會在他的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巴爾扎克說,當時人追求一種風雅生活,“在絕大多數人看來,良好的教養、純正的語言、文雅的舉止、大方的儀表(包括服飾在內)、房間的陳設,一句話,一切與個人有關事物的完美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注:同上書,第24頁。)這種風雅生活,“就其本質而言,乃是儀表風度的學問”(注:同上書,第17頁。)。他指出,風雅生活的核心乃是一種高雅、純正的審美趣味,也就是“具備這樣一種難以言傳的才能(它也許是感覺的精髓!),它能夠叫我們永遠選擇真正美和真正好的東西;從整體上說,這些東西與我們的面貌,與我們的命運相互吻合。

它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惟有這種感覺,經過不懈的運用,能夠使我們豁然領悟各種關系,預見各種結果,推測事物、詞匯、觀念、人物的位置或意義”(注: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第24冊,第24—2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這種高雅的、純正的審美趣味,“其宗旨是賦予事物以詩意”(注: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第24冊,第24—2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巴爾扎克還對他那個時代被大家認為具有風雅氣質的典型人物作了生動的描繪:

他嗓音很清亮,講起話來自然迷人,舉止也同樣迷人。他會說話,也會沉默。他照應你的時候不露聲色。他只揀合適的話題同你聊天,每個字眼都經過精心篩選。他的語言很純正。他笑罵,但叫人聽得舒坦;他批評,但從不傷人。他決不會像傻瓜那樣,帶有無知的自信同你爭論,而是仿佛隨你一道去探求良知,探求真理。他不跟人爭高下,也不長篇大論,他的樂趣是引導大伙討論,又恰到好處地打斷討論。他性情平和,總是笑容可掬,顯得和藹可親。他彬彬有禮,不摻一絲一毫勉強。他待客殷勤,卻沒有半點低三下四的味道。他將“尊重”二字化作一種溫柔的影子。他從來不叫你感到困倦,讓你自然而然地對他,也對你自己滿意。他以一種無法理解的力量拉你進入他的圈子。你會發現風雅精神印在他身旁每一件東西上,一切都令人賞心悅目,你會呼吸到家鄉的氣息。在親密無間的氣氛中,他天真的氣度勾攝了你的靈魂。他大方自然,從來不造作,不招搖,不講排場。他表達感情的方式十分簡樸,因為他的感情是真摯的。他直率,但是不傷害任何人的自尊心。上帝怎么造人,他就怎么看待人,原諒別人的缺點,寬容別人的怪癖。對什么年紀的人,他都有準備;無論發生什么事,他都不著急上火,因為一切都在他預料之中。倘若他非勉強什么人不可,事后必定好言寬慰。他脾氣溫和,又是樂天派,所以你一定會愛他。你把他看作一種典型,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

這種人具備與生俱來、超凡入圣的風雅氣質。(注:同上書,第55—56頁。)

巴爾扎克說這種氣質是“與生俱來”,這個說法不很準確。一個人的格調、品味、氣質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逐漸形成的。

當代美國學者保羅·福賽爾寫了一本書討論格調、品味和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文化教養等等的關系。他認為,一個人的格調、品味幾乎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會顯示出來,而不同的格調和品味都會打上社會等級的烙印。他從美國的社會生活中舉了許多例子。例如,這個國家的上層精英的外貌:“它要求女人要瘦,發型是十八或二十年前的式樣,穿極合體的服裝,用價格昂貴但很低調的鞋和提包,極少的珠寶飾物。”“男人應該消瘦,完全不佩戴珠寶,無香煙盒,頭發長度適中,決不染發”,“也決不用假發,假發只限于貧民階層”。(注:保羅·福賽爾:《格調》,第62—63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又例如,因為英國曾經有過鼎盛時期,所以在美國,“‘英國崇拜’是上層品味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舉凡服裝、文學、典故、舉止做派、儀式慶典等等,都要有英國風味。(注:同上書,第67頁。)“中產階級以上的普通美國男性一般認為,‘衣著得體’意味著,你應該盡可能讓自己看上去像五十年前老電影中描繪的英國紳士。最高階層中的年輕一代總要學習騎術,正因為那套最好的社交設備以及附屬飾件是從英國進口的。最高階層的食物亦與英式風格相似:淡而無味,松軟粘糊,口味淡而且少變化。中上階層的周日晚餐菜譜也是一份英式翻版:烤肉,西紅柿和兩樣蔬菜。”(注:同上書,第97頁。)

由于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審美價值標準,所以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在審美價值的意義上就可以有種種區別:高雅與低俗的區別,健康與病態、畸形(扭曲,陰暗)的區別,純正與惡劣的區別,廣闊與偏狹的區別,等等。

由于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所以它帶有穩定性,保守性。一個人可以在一夜之間暴富,但卻不能在一夜之間改變自己的趣味和格調。這就是趣味、格調的穩定性、保守性。當然,一個人的趣味和格調也并不是永遠不能改變的。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生活環境變了,時間一長,一個人的趣味和格調也可能發生變化。這是環境的熏陶的作用。二是人文教育(特別是審美教育)的作用也可以使一個人的趣味和格調發生變化。孔子就很重視這種人文教育。宋明理學的思想家也很重視這種人文教育。后面這種情況,我們在本書第十四章還要進行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淮滨县| 洪雅县| 达拉特旗| 兴海县| 敦化市| 维西| 东源县| 张北县| 饶平县| 临夏县| 阿荣旗| 桐乡市| 九江县| 安龙县| 澄城县| 广灵县| 南召县| 修武县| 庄河市| 呼和浩特市| 栾川县| 宣恩县| 耒阳市| 海阳市| 长宁区| 安图县| 建水县| 林芝县| 榕江县| 汉源县| 沙坪坝区| 开远市| 桓台县| 新津县| 雷州市| 万年县| 勃利县| 城市| 清涧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