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在意象
  • 葉朗
  • 615字
  • 2019-11-29 15:03:05

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會性

這一章討論美和美感的社會性。

在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中,有一派學者承認美的客觀性,但否認美有社會性,有一派學者則主張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一,也就是說,自然物本身就有美,而這種自然物(月亮、松樹)的美具有一種社會性。

我們認為,否認美的社會性是不妥當的,把社會性歸之于自然物本身也是不妥當的。

審美活動不是生物性的活動,而是社會文化活動,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會性。但是美和美感所以具有社會性并不是因為自然物本身具有社會性,而是由于下面兩個原因:第一,審美主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存在;第二,任何審美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進行的。

任何審美主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存在,因而他的審美意識(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必然受到時代、民族、階級、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文化教養、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這是美和美感必然具有社會歷史意蘊的一個原因。任何審美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進行的,因而必然受到物質生產力的水平、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社會文化氛圍等因素的影響。這是美和美感必然具有社會歷史意蘊的又一個原因。所以美是歷史的范疇,沒有永恒的美。車爾尼雪夫斯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應該是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壞和諧,毫不違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當美與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時候,再下一代就將會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誰也不會有所抱怨的。”(注:車爾尼雪夫斯基:《生活與美學》,第4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灌云县| 阿合奇县| 南澳县| 夏津县| 小金县| 喀喇| 故城县| 和林格尔县| 麟游县| 乳源| 光泽县| 诏安县| 黑河市| 通化市| 高碑店市| 万荣县| 平山县| 阿尔山市| 徐州市| 额尔古纳市| 保定市| 宿迁市| 阿克陶县| 达孜县| 靖江市| 宜君县| 永顺县| 星子县| 娱乐| 周口市| 铁岭县| 双江| 都昌县| 察隅县| 荆州市| 阿拉尔市| 通河县| 札达县| 磐安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