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耳朵流血肝火上升

本節名詞

1口苦 2相火

耳朵流血,即耳竅出血。《馮氏錦囊》中說:“耳中出血,少陰火動所致。”李東垣說:“耳中無故出血,名曰耳衄。乃肝腎相火上逆,迫血而衄。”耳衄又有虛實之分。

耳朵流血均為火旺上擾,迫血妄行而致,但肝火上逆導致的耳朵流血為實火,陰虛火旺導致的耳朵流血為虛火,兩者的區別在于癥狀發作的緩急程度、全身表現和耳竅局部腫痛情況,及出血量等。

肝火上逆會使血從耳中突然流出,量較多,耳部疼痛,心煩易怒,或胸脅脹滿,口苦口苦 自覺口中有苦味。,目赤,頭痛,小便實,脈弦且跳動迅速有力,舌質紅。此癥狀屬于“實熱”,多因七情過激,肝失條達,氣郁化火,循經上擾耳竅,迫血妄行,致血從耳中流出,出血量多,發作急驟。肝膽火熱搏結,每致氣血壅滯,所以耳部疼痛。治療時當清肝瀉火,涼血止血,藥方選用犀角地黃湯加龍膽草、旱蓮草等,外用龍骨煅灰摻敷。

陰虛火旺會使血從耳中緩緩流出,時作時止,量不多,耳部不腫痛,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脈細且跳動迅速,舌質紅。這類耳朵出血多是由腎陰不足、水不濟火、相火相火 與君火相對而言,指寄居于肝腎二臟的陽火,有溫養臟腑,主生殖的功能,與君火相配,共同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相火過亢則有害。上炎、迫血妄行所致。呈慢性發作,時作時止。腎陰虛則精水不充,臟腑經絡孔竅失養,而呈心悸、頭暈、目眩、耳鳴、腰酸乏力諸腎虛表現。治療時當滋陰降火,藥方選用知柏地黃湯加麥冬、玄參。

從西醫的角度講,耳內流血兼有黃膿,極有可能是得了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病菌進入鼓室引起的鼓室黏膜炎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及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適當的咽鼓吹張、擤鼻或鼻腔治療之后經咽鼓管途徑侵入中耳。

診斷流程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文山县| 镇赉县| 甘南县| 荆州市| 金乡县| 霍邱县| 怀来县| 普兰县| 新宁县| 唐海县| 吉安县| 兴宁市| 扶沟县| 上犹县| 扶风县| 崇州市| 滕州市| 衢州市| 临沧市| 大英县| 武清区| 阿勒泰市| 浪卡子县| 十堰市| 武宣县| 日照市| 大名县| 祥云县| 蕲春县| 旌德县| 独山县| 库尔勒市| 明光市| 孟州市| 象山县| 建湖县| 静安区| 涞水县| 饶阳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