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面診的要點
本節(jié)名詞
1陰氣 2陽氣
一般來說,臉色的變化是非常細微的,要想準確分析面部的各種顏色,把握身體狀況的變化,就有必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觀察條件。
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
面診適宜選擇在早晨,是因為人早上起床還沒有經過情緒變化和運動等因素的影響,此時人之陰氣未動,陽氣
未散,氣血未亂,面色最自然。如果有疾病,便很容易從面部顯示出來。從這一點上來說,自己最能把握自己面色的變化,最適合做自己的面診醫(yī)師。
光線最好是間接日光
中醫(yī)面診要在間接日光的條件下進行,不能讓面部直接曝露在太陽下。在柔和的光線下,面色最易于診察。比如說,在透光性較好的陽面房間進行面診較為適宜。如果沒有太陽光,在燈光下進行面診,是很容易出現誤診的。比如說,白熾燈會使面色發(fā)白,日光燈和燭光會使面色偏黃。中醫(yī)歷來就有這樣的警戒諺語——“燈下不看色,看色必出錯”。
排除影響面診的環(huán)境因素
面部氣色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比如說,酷熱嚴寒使人面發(fā)黑,室內工作使人面發(fā)白。日曬、風吹、雨淋,以及各種化妝品、油脂等因素的影響都會造成假象,改變肌膚原來的顏色,使其不能真正反映內臟的狀況。因此在就診時,務必把這些因素考慮進來,讓病人卸妝之后再來面診。
排除影響面診的心理因素
另外,面診時還必須考慮情緒對面色的影響。當人們處于憤怒、悲傷、狂喜等情緒時,面色會表現出不同于平時的顏色。所以,在對病人進行面診前,必須使病人身心寧靜,盡量避免這些情緒影響氣色。所以,《望診遵經》上說:“望色還須氣息勻。”
面色與季節(jié)相應
面診時的注意事項
望面診病的前提條件是:面診必須準確反映人的健康狀況。這就要求面診時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觀察條件。

面色與季節(jié)相應
由于人體臟腑與面部對應,而五臟又對應不同的季節(jié),所以,人體面色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