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與臟腑的分屬
本節名詞
1八廓 2太陽病
《靈樞·大惑論》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可以說目為肝之官,心之使,陰陽之所會,宗脈之所聚,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氣之清明者也。總之,目與五臟六腑、經絡筋骨、精神氣血,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通過眼睛探察五臟六腑的變化,對某些病癥的診斷,具有見微知著的意義。
眼為筋骨血氣肌肉之部
《靈樞·大惑論》認為,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此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筋骨肌肉氣血,又分屬于五臟,后世醫家據此發展為五輪學說,《秘傳眼科龍木論》分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并以此檢測相應臟腑的病變。
眼為五臟六腑之部
據《黃帝內經》所述,因肝屬風主筋,所以黑睛被稱為“風輪”,屬肝與膽;心主血脈,故內外眥的血絡被稱為“血輪”,屬心與小腸;因脾主肌肉,所以眼瞼被稱為“肉輪”,屬脾與胃;肺主氣,其色白,故白睛被稱為“氣輪”,屬肺與大腸;因腎屬水,主骨生髓,所以瞳被稱為“水輪”,屬腎與膀胱。另有八廓之說,以八卦方位分別對應臟腑。
眼為經絡陰陽之部
據《黃帝內經》記載,直接與眼目有聯系的經脈有:足太陽、陽明、少陽,手太陽、少陽,手少陰,足厥陰,任脈、督脈、陰陽脈。經筋則有:足太陽、陽明、少陽,手太陽、少陽,且太陽為上瞼,陽明為下瞼,少陽結于目眥為外維。據《靈樞·論疾診尺》篇載,赤脈從上向下者,屬太陽病;從下走向上者,屬陽明病;從外走向內者,屬少陽病。又據《靈樞·熱病》篇載,目赤從內眥始者,屬陰病。《靈樞·大惑論》認為,瞳子黑眼法于陰,白眼赤脈法于陽。眼瞼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外眥為陽,內眥為陰。
眼與臟腑的分屬
臟腑在眼的分布
眼睛之所以能辨識萬物,原因在于五臟六腑精氣的滋養。如果臟腑功能失調,精氣不能充足流暢地注入眼睛,就會影響眼睛的正常功能。臟腑在眼睛的分區如圖所示:

左眼

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