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這樣煮飯最好吃

必須了解煮飯的原理,才能掌握好吃的秘訣喔!

米或雜糧類加溫水浸泡后煮,可使其更易吸收水分,而縮短煮熟時間,如沒經(jīng)溫水浸泡就煮,較易產(chǎn)生外軟內(nèi)不熟的情況。且經(jīng)溫水浸泡后煮,既省電又可使其較好吃,所以煮飯前如時間充裕,可先以溫水浸泡。

米飯

未浸泡 蓬萊米∶水=1∶1.2~1.5杯

浸泡后 蓬萊米∶水=1∶1.1~1.2杯

煮飯步驟

1.用量杯取出食用的米量。

2.以冷水沖去米粒表層糠粉后,放置于篩網(wǎng)中瀝干。

3.將米粒用手捧起,互相磨擦。

4.將米粒的水分瀝干,再重新浸泡至清水中。

5.將米粒泡在冷水中30~60分鐘。

6.瀝干水分。

7.將瀝干的米放入電飯鍋中。

8.在內(nèi)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子后按下開關(guān)鍵。

洗出好味道

米粒表面因去糠后會殘留許多糠粉,如沒有充分洗凈,則煮后的米會容易變黃,產(chǎn)生餿臭味。雖然洗米時易使米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流失,但洗不干凈,人吃了反而會有損健康,所以正確的洗米觀念是很重要的。

首先,前1~2次的洗米,要快速地換水,以沖去表層糠粉,然后再將米粒捧起互相磨擦,使糠粉完全去除,再泡至清水中仔細沖洗1次即可,此時米已吸收原本重量約10%的水分。

浸泡米的時間

米泡在水中浸漬,可使米吸收水分,而縮短煮熟時間,如沒經(jīng)浸泡,較易產(chǎn)生外軟內(nèi)不熟的情況。另因經(jīng)浸泡后再煮既省電又可使米較好吃,所以浸水的功夫也很重要。首先泡30分鐘,米會急速吸水,約到60分鐘會達到高點,膨脹為原體積的2倍大小。另因米種的不同,浸泡的時間也會不同,通常糙米因較硬,需時較久。此外,舊米或水溫較低亦會影響浸泡時間的長短。

煮飯加熱三大階段

加熱的過程主要是使米中的淀粉充分糊化,使米充分吸收水分,而不會產(chǎn)生多余的游離水。通常分為三階段,而且在煮飯過程中絕不可打開鍋蓋,以免造成米不熟的狀況。若想讓米飯更好吃,在米中加鹽再煮,可去除米的澀味,可使風(fēng)味更鮮甜。

第一階段

溫度上升階段:剛開始溫度會上升至90℃以上。

第二階段

沸騰階段:未被吸收的水沸騰至100℃左右,米會快速翻動。

第三階段

保溫階段:此階段因水已蒸發(fā)為水蒸氣,故溫度略降,達到水蒸氣的保溫狀態(tài)。

加多少水是成功的關(guān)鍵

加水量關(guān)乎成飯后的狀態(tài)和軟硬度,要煮出適度香軟又帶Q感的米飯,必須注意加水量。一般蓬萊米、糯米洗凈瀝干,放置30~60分鐘后的加水量1∶0.8~1倍(米∶水),而外鍋的加水量約1量杯(200毫升);糙米、發(fā)芽米洗凈瀝干,放置2小時以上的加水量1∶1.2~1.5倍,而外鍋的加水量約2杯。但依米種的不同或混合烹煮,則依個人的喜好可斟酌增減水量。

電飯鍋

目前的電飯鍋比傳統(tǒng)電鍋在功能上增加不少,有鍋蓋加壓,電腦化的加熱調(diào)節(jié),保溫性的提升,及外型的變化設(shè)計,更甚連煮何種米都可控制調(diào)節(jié)。通常電鍋或電飯鍋的保溫70~75℃,可保溫數(shù)小時之久;但如保溫過久,會影響飯的品質(zhì),軟爛過度易影響風(fēng)味,所以要避免保溫超過8小時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宣威市| 汶川县| 增城市| 伊金霍洛旗| 忻州市| 澄城县| 宁晋县| 广宁县| 苗栗市| 卢氏县| 曲周县| 宁国市| 天柱县| 固镇县| 大邑县| 辛集市| 江阴市| 滕州市| 台州市| 沾化县| 三穗县| 邢台市| 普定县| 江门市| 漳浦县| 遵化市| 福贡县| 高州市| 横峰县| 呼伦贝尔市| 平谷区| 河北省| 广汉市| 通河县| 九台市| 喀喇| 正宁县| 饶平县| 涞水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