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的彪悍人生
- 李奇清
- 1760字
- 2020-06-11 16:06:42
任何教訓都是學問
車臣戰爭、應對潛艇沉沒、打擊腐敗……這些普京任職期間所做的大事中,沒有一件不一波三折,無論結局多輝煌、多成功,過程中總出過錯。而普京的最大優點在于,從他少年時代起,就學會分析錯誤,得出教訓,更難得的是,他能夠把這種精神踐行到底。
在普京的孩提時代,發生過這樣一件小事:普京有一次參加到大雜院孩子們打群架的行列,那一次,他在別人家的院子里,和另一個小孩在言語上起了沖突,后來他挨了打。作為一個“愛自由”、不太安分的男孩,也許這事并沒有什么稀奇,而難得的是,他在那個小學前的年齡,就懂得從這事件中吸取教訓,后來,他在自傳中對此進行了反思,竟得出了幾項結論:
1.他自己有錯。那個和打架的孩子只是對他說了句什么,而他卻很粗魯地把他給頂了回去,態度十分惡劣。挨打幾乎可以算做是對這一錯誤的懲罰。
2.因為對方是個“瘦猴”,所以當時的普京對他有一種輕視,甚至于欺負的心態,而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他從這件事中領悟到對任何人都應該尊重。
3.應該時刻做好準備,一旦遭人欺負,瞬間就應當進行回擊。瞬間!
4.如果想成為勝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對打中,我都必須咬牙堅持到底。
所有的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重要的是犯了錯誤的時候,是否會及時承認錯誤并且想辦法去彌補它。
2002年8月,俄羅斯“米—26”重型直升機墜毀于坎卡拉雷區,一百多名士兵喪生。這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俄羅斯政府和軍方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從此后,普京更加堅定了打擊車臣恐怖分子的決心。并且從中吸取了教訓,一旦俄軍再發現車臣武裝分子,他們總是先出去轟炸機轟炸,并用遠程大炮轟擊,把對方逼迫到一個較為狹小的范圍內,再派出特種部隊前往圍剿,以避免軍方士兵的傷亡。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在沉重地打擊了普京的同時,也使他悟出了兩個道理:俄羅斯軍隊中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對于這一現狀和軍隊的整體狀況,普京有了更為清晰和全面的認識。同時,他因此而更加明白:“如果沒有特別雄厚的經濟實力,要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是不可能實現的。”
眾所周知,2000年,普京第一次當選總統時,他從葉利欽手里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面對當時內憂外困的局勢,普京也曾陷入深深的沉思,他從中總結出,俄羅斯經濟道路的曲折與過度迷信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關,而照搬西方的道路并不適合俄羅斯的國情。
普京在這些國家大事上,并沒有被失敗所困,他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找出失敗的原因,并從中汲取教訓。相反,如果他當時意志再軟弱一些,不能擺脫失敗的陰影,那么整個俄羅斯都將會裹足不前。
可見,一件事情上的失敗絕不意味著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失敗只是暫時的受挫,不要把它當成生死攸關的問題。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主動地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你將離成功更近一些。
相傳康熙年間,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應試落第后,決定留在京城,一邊繼續攻讀,一邊學做豆腐以謀生。可是,他畢竟是個年輕的讀書人,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塊腌好。但日子一長,他竟忘了有這缸豆腐,等到秋涼時想起來了,但腌豆腐已經變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惱火,正欲把這“臭氣熏天”的豆腐扔掉時,轉而一想,雖然臭了,但自己總還可以留著吃吧。于是,就忍著臭味吃了起來,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聞起來雖有股臭味,吃起來卻非常香。
于是,王致和便拿著自己的臭豆腐去給自己的朋友吃。好說歹說,別人才同意嘗一口,沒想到,所有人在捂著鼻子嘗了以后,都贊不絕口,一致公認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借助這一錯誤,改行專門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響也越來越廣,最后,連慈禧太后也慕名前來嘗一嘗美味的臭豆腐,對其大為贊賞。
從此,王致和與他的臭豆腐身價倍增,還被列為御膳菜譜。直到今天,許多外國友人到了北京,都還點名要品嘗這所謂“中國一絕”的王致和臭豆腐。
因為腌豆腐變臭這次失敗,改變了王致和的一生。
所以在人生路上,遇到失敗時我們要學會轉個彎,把它作為一個積極的轉折點,選擇新的目標或探求新的方法,把失敗作為成功的新起點。
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珍惜失敗的經驗,他們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尋找新的方法,反敗為勝,獲得更大的勝利;后者一旦遭遇失敗的打擊就墜入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每天悶悶不樂,自怨自艾,直至自我毀滅。
學會從失敗中獲取經驗,你就會獲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