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經絡調筋術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630字
- 2021-03-26 17:33:56
008 手厥陰經筋
手厥陰經筋始于中指,止于隔下。如果其循行范圍內出現問題,人體經常會出現麻木、疼痛、轉筋等病癥。
循行路線
《靈樞經》原文: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與太陰之筋并行,結于肘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后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于臂。
現代醫學解讀:手厥陰經筋又名“手心主之筋”。手厥陰經筋起于手中指,與手太陰經筋相并而行,結于肘關節內側。向上沿上臂內側結于腋窩下部,向下分散成兩片筋區分散分布于胸脅部的前后兩側;其分支經筋走入腋窩后,散布于胸壁之中,結于膈部。手厥陰經筋區域內及其循行路線附近的主要穴位有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衛等。
主司病癥
《靈樞經》原文: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前及胸痛息賁,名曰孟冬痹也。
現代醫學解讀:由于手厥陰經筋分布范圍較小,循行路線簡單,其主治病癥相對來說也較少。其病癥主要是沿上肢內側正中酸楚、麻木、疼痛。此外,在手厥陰經筋循行范圍內的某些局部部位也常常出現僵滯不適、轉筋以及胸部肌肉緊張作痛或絞痛。手厥陰經筋有異常時,壓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陰俞穴位感覺有硬塊。此時,采用經筋疏通法進行疏通,癥狀就能得到改善。
病變區域
前胸筋結區、脅下筋結區、腋下筋結區、上臂內側筋結區、肘關節前側筋結區、前臂和腕部前側正中筋結區、掌中筋結區、中指各節筋結區。
手厥陰經筋的循行路線
手厥陰經筋是分布于手掌和手臂內側正中的一條經筋,經過腋下散布于前后胸肋部分,與手厥陰心包經聯系密切。

手厥陰經筋走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