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味小鮮(食在家常系列)
- 甘智榮
- 668字
- 2021-03-26 15:44:16
品味至鮮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離不開吃,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與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多數人每日奔波、忙碌最基本的目的便是糊口,縱然百般辛苦,那種以美味的一餐填飽肚子后換來的愉悅心情還是溢于言表。

食物的美味是餐桌上永恒的話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就是食物的“鮮”。當結合在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酸——谷氨酸游離出來,對人的味蕾產生刺激時,人就會獲得滋味鮮美的感受。鮮味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附于其他味道,例如甜味、咸味等,故坊間有“無甜不鮮”“無咸不鮮”的說法。主要是因為谷氨酸在由酸變鹽時更易于電離,進而呈現出更足的鮮味,所以人們在做菜時撒鹽也有助于讓食材的鮮味充分釋放。
食物的鮮味包括兩部分,一是食材本身的鮮味,二是烹飪調味所附加的鮮味。千百年來,為了不斷追求或超越那種極致的鮮味,深諳烹調之道的人們也想了無數辦法。烹飪時人們盡量選用那些新鮮的食材,避免過度調味而掩蓋其天然的鮮味;針對那些不太新鮮或腥膻味較重的食材,可使用白糖、醋、料酒、蔥、姜、蒜、胡椒粉等來幫助祛除異味、祛除腥膻、增添鮮味;針對那些鮮味不足的食材,則可以適當加量調味來補足鮮味。
愛家的人對于這種家常小鮮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他們可以根據家人的不同偏好與口味,選擇當季最新鮮的食材,精工細作,做出最細嫩的口感、最純正的味道,那是一種特殊的、充滿溫情的、讓人懷念的家的味道。
常見烹飪增鮮方法
①在烹飪過程中直接撒入適量的谷氨酸鈉,即味精。

③添加以肉類慢燉后獲得的原味老湯。

②添加有助提鮮的食材,如魚露、蠔油、蘑菇等。

④添加以鮮筍或鮮蝦煮水后獲得的鮮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