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女人煩惱一掃光(升級版)
- 鄧勇 李朝彬
- 1047字
- 2021-03-26 15:57:30
艾灸治百病,但也并非毫無禁忌
用艾灸治療、保健,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用艾條溫和灸或工具灸等新方法更是方便易行,不會出現直接灸所要承受的痛苦以及灸瘡瘢痕。運用中醫基礎指導艾灸,辨證論治,則療效更為確切。因此,在實施艾灸療法前,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適應證
所謂艾灸的適應證,指的是適合用艾灸治療的各種病癥。
中醫的辨證方式有很多,其中八綱辨證是最基礎,也是我們最容易理解的辨證方式。八綱是指中醫將各種病癥歸納為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種類型。
八綱辨證

艾灸的適應證很廣泛,無論表里、寒熱、虛實、陰陽,都可以選用艾灸進行治療。
艾灸也具有保健、養生、美容的功效,所以有“灸治百病”的俗話流傳。不僅俗話這么講,專業的醫家也是這樣認為的。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曾說,艾灸能治療百種病邪,讓重病的人得以健康安泰。
《本草綱目》:“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而歷代醫家對于艾灸適應證爭議最大的是“熱證是否可灸”。
漢代名醫張仲景告誡人們,熱證灸治會引起不良后果,無論是陽盛的熱證還是陰虛的熱證,都不可以用灸法。清代醫家王孟英認為“灸可攻陰”,不主張將灸法用于熱證。近代很多艾灸教材也把熱證列為禁灸,還有些人甚至認為“用之猶如火上添油,熱勢更熾”。
然而,《黃帝內經》有“熱病二十九灸”之說;明代龔居中在《紅爐點雪》中明確指出灸法適用于寒熱虛實諸證,無往不宜。現代針灸專家周楣聲先生曾用灸法治療各種屬熱證的疾病,均取得很好的療效,并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認為不僅熱證可灸,且灸法對熱證的療效非常好,如灸大椎穴有很好的退熱作用等。
其實,古代少數醫家所提倡的“禁灸說”指的灸法是將艾絨放在皮膚上的“瘢痕灸”法,現代人常用的是工具灸和艾條溫和灸。經過國內多名艾灸專業人士的多年臨床實踐證明,使用現代工具灸法和艾條溫和灸保健養生,全身都可以施灸,沒有“禁灸”的說法。
禁忌證
灸法適用范圍廣,屬表里、寒熱、虛實、陰陽的疾病均可灸治,但相比較其他疾病,灸法對“寒”證的效果相對顯著,而對于外感溫病、陰虛、內熱、實熱證,則要求施救者灸法操作熟悉,這類的疾病應酌情施灸,以免加重病情。
即便是使用相對安全的艾條溫和灸和現代工具灸法,也不適宜在被灸者過勞、過飽、過饑、酒醉、大渴、大驚、大恐、大怒的情況下施行。另外,面部、重大器官及大血管分布的區域,如頸部大動脈、心臟的區域,禁灸。孕婦的腹部與腰部,嚴禁使用“瘢痕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