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學會推拿按摩(暢銷修訂版)
- 趙鵬
- 985字
- 2021-03-19 14:33:32
第二節 推拿為什么能治病保健
一 中醫原理
推拿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運用各種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反應,從而調節人體功能,消除病理因素,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推拿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具有簡便實用、經濟實惠等優點,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于推拿的治療原理,中醫學早有明確的闡述。概括起來則是,推拿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理筋整復、滑利關節、調整臟腑、增強抗病能力等作用。
(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通達表里,貫穿上下,像網絡一樣遍布全身,將人體各部分聯系成一個有機整體。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具有“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作用,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
推拿手法作用于經絡腧穴,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兩層含義。首先,通過手法對人體體表的直接刺激,推動氣血的運行。正如《素問·血氣行志》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其次,通過手法對機體體表做功,產生熱效應,從而加強了氣血的流動。

推拿手法作用于經絡腧穴,可以行氣活血,散寒止痛。
(二)理筋整復,滑利關節
筋骨、關節是人體的運動器官。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才能確保機體筋骨強健、關節滑利,從而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和活動功能。推拿“理筋整復、滑利關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手法作用于損傷局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消腫祛淤、理氣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復手法可以通過力學的直接作用來糾正筋出槽、骨錯縫,達到理筋整復的效果;三是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相結合的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的作用。

點壓穴位,可以消腫祛寒、理氣止痛。
(三)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恢復的過程,是正氣和邪氣互相斗爭、盛衰消長的結果。“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要機體有充分的抗病能力,致病因素就起不了作用。臟腑有受納排濁、生化氣血的功能,與人體的正氣有直接的關系。
推拿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相應的經絡腧穴上,可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強正氣、提高抗病能力。推拿手法對臟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手法作用在體表的相應穴位上,可增強經絡的功能;經絡通臟腑,從而可增強臟腑的功能;二是推拿可通過調節臟腑的功能來治療臟腑的器質性病變;三是通過調整臟腑功能使機體處于良好的功能狀態,有利于激發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