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晉楚爭盟(前620—前505)
一 晉楚消長
春秋中期一百二十年間沒有一國能獨霸中原。晉國與楚國勢均力敵,爭為盟主。兩國所爭的焦點就是鄭國。楚國在城濮之戰后,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云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九鼎之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于(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于楚,楚人稱霸中原。后來晉楚兩國再度爆發兩次大規模戰役,一是前576年的鄢陵之戰,一是前557年的湛阪之戰,雖皆以晉國獲勝收場,但楚國在中原地區仍與晉國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