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5章 不若無愧而死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1582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范忠宣公奏疏,乞將呂大防等引赦原放,辭甚懇,至忤大臣章惇,落職知隨。公草疏時,或以難回觸怒為解,萬一遠謫,非高年所宜。公曰:“我世受國恩,事至于此,無一人為上言者。若上心遂回,所系非小。設有不從,果得罪死,復何憾。”命家人促裝以俟謫命。公在隨幾一年,素苦目疾,忽全失其明。上表乞致仕,章惇戒堂吏不得上,懼公復有指陳。終移上意,遂貶武安軍節度副使,永州安置。命下,公怡然就道。人或謂公為近名,公聞而嘆曰:“七十之年,兩目俱喪,萬里之行,豈其欲哉!但區區愛君子之心不能自已,人若避好名之嫌,則為善之路矣。”每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之。江行赴貶所,舟覆,扶忠宣出,衣盡濕,顧諸子曰:“此豈章惇為之哉!”至永州,公之諸子聞韓維少師謫均州,其子告惇,以少師執政,日與司馬公議論,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與司馬公議役法不同為言求歸,曰公。公曰:“吾用君實,薦以至宰相,同朝論事即可,汝輩以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不若無愧而死。”諸子遂止。

※譯文

范純仁上書皇上,請求將呂大防等人予以赦免,言辭非常懇切,以至于冒犯了朝廷重臣章惇,因此,范純仁被貶為隨州知州。范純仁在起草奏疏的時候,有人就曾以難以消除皇上的怒氣的理由勸他說:“萬一被貶到邊遠的地方,你這么一大把年紀了,恐怕不適合。”范純仁說:“我家世世代代蒙受皇上的恩典,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一個人肯向皇上上書言事。如果皇上能夠回心轉意,關系不小;如果皇上不同意,果真得罪皇上,獲罪而死,又有什么可遺憾的呢?”于是,范純仁讓家人趕快打點行裝,等待被貶的命令。范純仁在隨州待了將近一年,本來就患有眼病,突然一下全失明了。于是,范純仁就上表請求退休,章惇告誡官府中的官吏們不要呈上范純仁的表,因為章惇擔心范純仁在表中又論及朝政。章惇最終還是說服了皇上,將范純仁貶為武安軍節度副使,安家于永州。命令一下來,范純仁就心平氣和地上路了。有的人認為范純仁這樣做只是為了博得好名聲,范純仁聽說后,感嘆道:“我都七十歲的人了,雙目失明,現在被貶到萬里之外的地方,難道我希望這樣嗎?但是我這點敬愛君主的心情確實無法克制,人如果能夠回避貪求好名聲的嫌疑,那就是做好事的途徑了。”每當他的兒子們怨恨章惇的時候,范純仁就會生氣地制止他們。范純仁走水路趕赴被貶之處時,所乘坐的船翻了,家人扶他出水,他的全身都濕透了。范純仁回頭對他的兒子們說:“難道這也是章惇所做的嗎?”到達永州后,范純仁的兒子們聽說韓維被貶到均州,韓維的兒子就告訴章惇說,韓維執政期間每天都與司馬光議論國事,但是他們的意見大多不一致,因此韓維得以赦免。范純仁的兒子于是也想以范純仁同司馬光議論役法,意見不同為由,為范純仁求情。范純仁說:“我啟用司馬光,將他推薦為宰相,可以同他在朝廷上一起議論國事,但是像你們今天所說的這樣就不可以。抱愧而生,不如無愧而死。”于是,范純仁的兒子們打消了這個想法。

※評析

范純仁對皇上忠心耿耿,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出于對君主的一片忠心。在沒有人敢上書言事的情況下,他為了國家利益著想,上書皇上,請求將呂大防等人予以赦免;在受到章惇的多次排擠而被貶謫的時候,他仍然出于對君主的敬愛,忍受了一切打擊。他對皇上的這片忠心令人欽佩。

作為臣子,在侍奉君主的時候就應該盡心竭力,這是一個臣子所應具備的品德。在必要的時候,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應該做到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些官員在太平盛世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高官厚祿,世世代代享受著國家的恩德,但一旦大禍臨頭,這些人便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出賣國家利益,遺臭萬年。

作為一種美德,“忠誠”一直都深受人們的褒揚。無論對國家、社會,還是對公司、自己,我們都應該有一份忠心,這樣才會使自己的信仰更加堅定,任何艱難險阻都不會使自己動搖,也會使自己受到他人的信任和青睞,使自己具有更大的人格魅力,為自己的人生添加亮麗的色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贵德县| 固始县| 电白县| 砚山县| 龙川县| 衡南县| 蒙城县| 海南省| 自治县| 嘉禾县| 潜山县| 左云县| 华阴市| 永丰县| 宜黄县| 静宁县| 苍南县| 昔阳县| 平乡县| 和田县| 高密市| 辽宁省| 蒙阴县| 太谷县| 宁化县| 筠连县| 黔南| 句容市| 江津市| 子长县| 墨玉县| 澄江县| 手游| 栾川县| 湟中县| 佳木斯市| 苍溪县| 嵊州市| 东山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