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誣金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651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直不疑為郎同舍,有告歸者,誤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謝,為之買金,償之。后告歸者至,而歸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
※譯文
直不疑與別人同住在一個宿舍中,其中有一位舍友回家,誤將同宿舍另一位舍友的金子拿走了,因此金子的主人便懷疑是直不疑所為。直不疑向金子的主人認錯道歉,并為他買了金子還給他。后來,回家的那個舍友回來了,把誤拿的金子還給了失主,那個丟失金子的人感到非常慚愧。直不疑因此被別人稱贊為忠厚的人。
※評析
盜金之事本非直不疑所為,但他卻在受到失主的污蔑誹謗后,向失主道歉并且重新買了金子歸還了失主。直不疑的這種氣度如今有幾個人能夠達到?當失主懷疑是他偷走金子的時候,其實他完全可以想辦法澄清事實,為自己洗刷罪名,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忍耐了這種誹謗,主動認錯道歉。更可貴的是,他還買了金子來歸還失主。難怪最后金子失而復得的時候,他被別人稱贊為“長者”!
每個人都在追求公平和公正,然而,現實生活帶給人們的卻是種種不同的境遇,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以及不公正的待遇。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抱怨、憤慨、攻擊等都是徒勞無益的,這只會加重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煩躁;而暫時忍受當前的不公平,心平氣和地尋找化解難題的方法,找到走出困境的通道,才可以幫助我們得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遭遇困境要懂得變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要采取忍耐的態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可以使我們從憤憤不平中抽出身來,獲得更大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做到善于忍耐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人生哲學和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