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德量過人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778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韓魏公鎮相州,因祀宣尼省宿,有偷兒入室,挺刃曰:“不能自濟,求濟于公。”公曰:“幾上器具可直百千,盡以與汝。”偷兒曰:“愿得公首以獻西人。”公即引頸。偷兒稽首曰:“以公德量過人,故來相試。幾上之物,已荷公賜,愿無泄也。”公曰:“諾。”終不以告人。其后為盜者以他事坐罪,當死,于市中備言其事,曰:“慮吾死后,惜公之德不傳于世。”
※譯文
韓琦鎮守相州的時候,因為祭祀孔子廟,所以住宿在外地。有個小偷入室行竊,舉起刀對韓琦說:“我無法自己養活自己,所以來向您請求救濟一下。”韓琦說:“茶幾上的器具價值百千錢,全部都可以給你。”小偷又說:“我想得到你的頭,將它獻給西邊國家的人。”韓琦聽后便伸出脖子。小偷低下頭說:“因為我聽說過您非常有氣量,所以就想來試試您。茶幾上的東西,承蒙您已經送給了我,希望您不要把這件事泄漏出去。”韓琦說:“好的。”最終他兌現了這個一生不告訴任何人的承諾。后來,這個小偷因為其他事犯了罪,被判了死刑,在刑場上,他將這件事詳細地說了出來,并且說:“我擔心我被處死之后,韓琦的德行就不能被世人所知了。”
※評析
世間有輕薄的風俗,一些人常常說話不算數,言不由衷、不守信用。這樣的做法經常受到他人的厭惡,招致怨恨甚至禍害。韓琦的寬大盡人皆知,但是,通過這則故事,我們也看出了他誠信的優點。向一個小偷承諾過的話,他都兌現了。
一個人只有誠信才能立身,一個國家只有取信于民才能立國,一個企業只有誠信服務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在任何行業、任何領域從事任何活動,都要以“信”為準則。向別人承諾過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做到,如果遇到困難,不能兌現自己的諾言,我們也需要向對方解釋清楚其中的原因,表達自己的歉意。否則,就會被看成是一個沒有信譽的人,使自己在日后的為人處世方面遭遇很大的阻力和挫折。一個人如果不守信,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會難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