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致諸弟:讀名人文集足以養病
- 曾國藩家書(國學大書院)
- 曾國藩
- 1677字
- 2019-11-15 14:54:25
原文
澄、溫、沅、季四位老弟足下:
廿五日春二、維五到營,接奉父親大人手諭并澄沅來信、紀澤兒稟函,具悉一切。
此間自四月十九小挫之后,五月十三各營在青山與該逆大戰一次,幸獲全勝。該逆水戰之法盡仿我軍之所為,船之大小長短,槳之疏密,炮之遠近,皆與我軍相等。其不如我軍處,在群子不能及遠,故我軍僅傷數人,而該逆傷亡三百余人。其更勝于我處,在每槳以兩人摧送,故船行更快。
羅山克復廣信后,本可即由饒州、都昌來湖口會剿,因浙江撫臺札令赴徽州會剿,故停駐景德鎮,未能來湖口。頃又因義寧州失守,江西撫臺調之回保省城,更不能來南康、湖口等處。事機未順,處處牽掣,非盡由人力做主也。
永豐十六里練團新集之眾,以之壯聲威則可,以之打仗則恐不可,澄弟宜認真審察一番。
小劃子營,如有營官、哨官之才,望即告知蔭亭,招之以出。沅弟薦曾和六,其人本有才,但兵兇戰危,渠身家豐厚,未必愿冒險從戎。若慷慨投筆則可,余以札調則不宜也。朱楚成之才,不過能帶一舢板。聞父親所辦單眼銃甚為合用,但引眼宜略大,用引線兩三根更為可靠。
沅弟買得方、姚集,近已閱否?體氣多病,得名人文集靜心讀之,亦自足以養病。凡讀書有難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閱過者,自作暗號,略批幾字,否則歷久忘其為已閱未閱矣。筠仙來江西時,余作會合詩一首,一時和者數十人,茲命書辦抄一本寄家一閱。
癬疾近已大愈,惟今年酷暑異常,將士甚苦,余不一一,即問近好。
父親大人前,即此跪稟萬福金安。叔父大人前,諸弟送閱稟安。兄國藩手草。
咸豐五年五月廿六日
譯文
澄侯、溫甫、沅甫、季洪四位老弟:
二十五日,春二、維五抵達軍營,兒子接到了父親大人的親筆信,另外還有澄侯、沅甫兩弟的來信以及紀澤兒的稟函,信中大小事情我全都知道了。
自從四月十九日的一次小失敗之后,五月十三日,各營在青山與逆賊再次大戰,有幸得以全勝。逆賊水戰的方法盡數仿效我軍,無論船的大小長短、船槳的疏密還是炮的遠近,都和我軍相差無幾。逆賊不及我軍之處,只是在于他們的炮彈射程太近,因此只傷我軍數人而已,而逆匪則傷亡三百多人。不過他們的裝備也有優于我軍之處,就是每支船槳由兩人劃,所以船的速度比我軍的更快。
羅山的部隊收復廣信后,本來可以立即由饒州、都昌前來湖口參加會剿,但是浙江撫臺來信命令他前往徽州會剿,所以他就把軍隊停駐在景德鎮,未能到達湖口。不久義寧州失守,江西撫臺據此下達命令,調他回省城鎮守,更不能來南康、湖口等處。近來事情不順利,處處受牽制,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主宰的。
永豐十六里團練新招募的兵士,技藝未精,只可用他們壯壯軍威,至于用他們打仗恐怕遠遠不夠,澄弟應認真審查一番。
小劃子營中如有營官、哨官這種才能的人,希望馬上告訴蔭亭,可破格將他們提拔出來任職。沅弟曾經推薦過曾和六這個人,此人確有才能,但戰爭之中生死難斷,而他家家資豐厚,未必愿意冒險從軍。如果他能自愿為國效力,投筆從戎,那自然最好。若要我用書信強行將他調來,恐怕是不適宜的。朱楚成的才干,不過只能帶一只舢板而已。聽說父親制造的單眼銃火力很猛,很適合作戰之用,不過我覺得引眼應稍大些,用兩三根的引火線就更加可靠了。
聽說沅弟最近購得方、姚文集,不知近來是否研讀?既然身體一直多病,若能得到名人的文集就應該靜心閱讀,這樣確實有養病之利。研讀時若有難于理解的地方,不必一定當時就要求透徹深刻地理解;若有一個字不能記住,也不必苦求強記,只需能夠自然地加以理解和領會。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日日積累,自然會有收獲。不過閱讀之時,最好對已讀過的部分做出記號,哪怕只稍微批幾個字,否則時間久了就會忘記哪些是已經讀過的,哪些是沒有讀過的。筠仙來江西時,我作了一首會合詩,一時間唱和的有幾十人,現在叫書辦抄錄一本寄回家中供大家傳閱。
我的癬病近來已經有逐漸痊愈之勢,不過今年夏天酷熱難當,將士們的生活條件異常辛苦。其余的就不一一敘述,順問近好。
父親大人面前,就此跪稟萬福金安。叔父大人面前,請弟弟們把信送給他看,并代為稟安。兄國藩手書。
咸豐五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