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開宗明義章第一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章旨

開宗明義章,是整部孝經的綱領。其內容揭示了整部孝經的宗旨,表明五種孝道的義理,遵循前代的孝治法則,制定后世的政教規范,所以作為首章。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譯文

一天,孔子在家里閑坐,他的弟子曾參陪坐在他的旁邊。孔子說:“古代的帝王有崇高至極的品行和非常重要的道德,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是什么嗎?”

原文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譯文

曾子肅然起敬,離開自己的座位,站

起來回答說:“學生不夠聰敏,怎么會知道呢?”

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譯文

于是孔子就告訴他說:“那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到原來位置坐下,我慢慢地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所以你就應當體念父母疼愛兒女的心。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讓它受到絲毫的損壞,這就是孝道的開始。一個自強獨立的人,不為外界利欲所誘惑,那他一定有一個好人格,這就是立身。他做事情,走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品德為眾人所景仰,其名譽不僅在當世被傳誦,且將要名揚于后世。這樣一來,他父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望而顯赫榮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終極目標。這個孝道,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于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原文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譯文

“《詩經·大雅·文王》中說:‘怎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呢?你要先修煉你自己的德行,才能繼續他的德行。’這樣,才算是盡到了大孝。”

評析

孝經開篇以孔子與弟子曾參閑談的方式,提出孝道的幾個層次,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這章作為整部孝經的綱領的確起到了開宗明義的作用,揭示了整部孝經的宗旨。

百孝故事

魯恭——待弟成名

魯恭,字仲康,東漢陜西人。光武帝時父親曾任武郡太守,后因病逝世。魯恭當時只有十二歲,弟弟魯丕僅七歲。他們從早哭到晚,拒絕接受官府的救濟。回老家把父親安葬之后,兩個孩子全心全意地為父親守喪,極盡禮節,甚至有很多事情比大人們想得還要周全。鄉親們都很佩服這兩個孩子。服喪三年期滿,魯恭已經十五歲了,他和母親、弟弟三人相依為命,住在太學,閉門讀書。兄弟倆學習認真、勤奮,因此,進步都很快,也受到人們的普遍稱贊。官府得知了魯恭的才華很出眾,屢次請他做官,但魯恭有自己的考慮而屢屢拒絕。他認為,弟弟年紀尚小,如果自己先奔赴功名,那就不能每天鞭策弟弟進取,會影響弟弟的進步。所以他想等到弟弟成名立業那一天,再施展自己的抱負。所以,每次都借口自己身體不好,不能勝任官府工作。

母親知道其中緣由,要求他必須去當官做事。無奈之下,魯恭只好去新豐教書。終于等到弟弟魯丕被舉為孝廉的那一天,魯恭才改變以往的態度,到官府做了一名郡吏。

人對功名利祿的向往與追求古已有之,傳統社會也是以此來判別孝道的層次。對于像魯恭這樣的人來說,他的隱忍之心是很難得的。他并不是淡泊名利之人,但他是以另一種方式去追求他的名利。母親讓他做官,他則去當了教師,這并不是他不孝順,也不是他不想當官,而是他以自己的行為來鞭策弟弟跟他一起進取的一種手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是一個很識大體、目光長遠的人。他知道只有他和弟弟兩個人都功成名就了,才算是真正盡到了孝道,才會真正地光宗耀祖,才能讓活著的老母親沒有遺憾。“孝”的長遠,才能“笑”的長久;“笑”到最后才能算是真正的“孝”!

茅容——收雞奉母

茅容,字季偉,東漢河南陳留人。茅容四十歲時,還是個耕田種地的農夫,靠自己辛勤的勞作奉養母親,風雨不改。有一天,在耕種時,突然天降大雨,他被困在了一棵大樹下。其他來躲雨的同齡人都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談吐粗俗,只有茅容一人穿著整潔,坐姿端正。這時,名士郭林宗路經此地。郭林宗博通經典,廣收門徒,有弟子千人。他發現茅容氣質不凡,就主動與茅容交談,結果二人非常投緣,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于是隨茅容回家住宿。次日清晨,郭林宗見茅容殺雞燉湯,以為是要款待自己,沒想到茅容卻把燉熟的雞分成兩份,一份給他的母親吃,另一份則收了起來;用來招待自己的只是山肴野蔬。郭林宗意識到茅容把好東西留給母親的孝心,深受感動,并大加贊賞說:“真是一位難得的賢人啊!我要和你做朋友,以后常常來往。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跟我學習圣賢之道。”后來茅容在郭林宗的指導下,成為了一名學問品行并重的人。

把好東西讓給父母享用,這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行為,可真正能做到的年輕人又有幾個?茅容以他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所有子女上了一堂孝道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源于個人的努力,更需要高尚的品德。而這種品德的鑄就是從孝敬父母開始的。

楊成章——半錢尋母

楊成章﹐明朝道州人。父親楊泰是浙江長亭巡檢,因妻子何氏沒有孩子,所以納丁氏女為妾,并生下了楊成章。成章四歲的時候,楊泰就去世了。丁氏的父親把成章交給何氏,帶走了女兒丁氏。丁氏走之前把一枚銀錢一分為二,自己和何氏一人留一半,等成章長大之后,好讓何氏把那一半給他。六年過去了,何氏臨死前,把半錢的來歷告訴了成章,并交給了他。成章悲傷地接過那半枚銀錢。成章長大成人了,在結婚一個月后,就拿著半個銀錢到浙江去尋找生母丁氏。生母已經改嫁到了東陽郭家,并生有一子郭珉。成章不知道此事,到處尋找原來的丁氏,自然找不到了。同時,丁氏也在四處打聽成章的下落。后來,她知道成章中了秀才,就讓郭珉帶著自己珍藏的半枚銀錢去找哥哥。兄弟倆終于在江西相遇了,各自拿出半枚銀錢合二為一。二人心頭百感交集,擁抱相認。成章隨弟弟去東陽看望生母,并欲接生母回自己家,但是母親沒有同意。后來多次迎接,也沒有成功。成章并不氣餒,他放棄了求學的機會,到東陽一心奉養母親。母親去世后,成章和弟弟郭珉先后到京城做了官。當時的皇帝得知這件事,特別下詔書封成章為國子學錄,還賜給郭珉許多花紅羊酒。

建功立業固然重要,但是在一個孝子心中,首先是先侍奉好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不遠游”,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如何會對國家盡忠呢?所以“孝”是一個人事業的起點,只有在家庭盡到了孝的義務,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成就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舟曲县| 七台河市| 双流县| 阳春市| 澄城县| 巫溪县| 凌海市| 屏东县| 石阡县| 嘉鱼县| 信丰县| 家居| 札达县| 奉新县| 伊宁市| 项城市| 左云县| 贵德县| 浪卡子县| 芜湖县| 策勒县| 黄浦区| 黄石市| 丰县| 涿鹿县| 兖州市| 青海省| 黄骅市| 卢氏县| 盐边县| 潞城市| 龙江县| 邵阳市| 紫金县| 南涧| 和林格尔县| 宜州市| 安塞县| 孝义市|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