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3.6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學版)
- 王英英
- 2683字
- 2019-12-06 14:19:55
3.1 列表的基本操作
列表對象屬于序數對象,是一群有序對象的集合,并且可以使用數字來做索引。列表對象可以做新增、修改和刪除的操作。
3.1.1 列表對象的特性
列表由一系列按特定順序排列的元素組成。在Python中,用方括號[]來表示列表,用逗號來分割其中的元素。例如:
>>>aa=["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print(aa)
運行結果如圖3-1所示。

圖3-1 運行結果
從結果可以看出,Python不僅輸出列表的內容,還包括方括號。
列表的常見特性如下:
(1)列表對象中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類型,例如:
>>>aa=[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5+3j]
(2)列表對象中的元素可以是另一個列表,例如:
>>>aa =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3.66]]
(3)訪問列表中對象的方法比較簡單,列表中的序號是從0開始的。例如,訪問下面列表中的第4個元素。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3.66]] >>>aa[3]
運行結果如圖3-2所示。

圖3-2 運行結果
(4)列表是可以嵌套的,如果要讀取列表對象中嵌套的另一個列表,可使用另一個中括號[]來做索引。例如:
>>>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3.66]] >>> aa[3][1]
運行結果如圖3-3所示。

圖3-3 運行結果
提示 in運算符用于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例如:
>>>1 in [1, 2, 3] Ture
3.1.2 列表的常見操作
列表創建完成后,還可以對其進行相關的操作。
1. 獲取某個元素的返回值
使用列表對象的index(c)方法(c是元素的內容)來返回該元素的索引值。例如:
>>>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3.66]] >>> aa.index("何當共剪西窗燭") >>> aa.index(1.66)
運行結果如圖3-4所示。

圖3-4 運行結果
2. 改變列表對象的元素值
列表中的元素值是可以改變的。例如,修改列表中的第2個元素:
>>>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3.66]] >>> aa[1] = "卻話巴山夜雨時" >>> aa
運行結果如圖3-5所示。

圖3-5 運行結果
3. 在列表中插入新元素
例如,在列表的第4個位置插入兩個新元素:
>>>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 >>> aa[3:] = ["卻話巴山夜雨時",1.12] #3:表示從左側數第4個位置開始添加新元素 >>> aa
運行結果如圖3-6所示。

圖3-6 運行結果
4. 刪除列表中的元素
使用del語句可以刪除列表對象中的元素。
例如,刪除列表中的第3個元素:
>>> aa =[12,"何當共剪西窗燭",1.66] >>> del aa[2] >>> aa
運行結果如圖3-7所示。

圖3-7 運行結果
如果想從列表中刪除最后一個元素,可以使用序號-1。例如:
>>>aa= [100, ['A', 'B', 'C']] >>> del aa[-1] #-1表示從右側數第一個元素 >>> aa [100]
提示 如果想一次清除所有的元素,可以使用del語句操作,命令如下:
del a[:]
3.1.3 列表的操作符+和*
列表的常用操作符包括+和*。其中,列表對+和*的操作與字符串相似。+號用于組合列表,*號用于重復列表。
+號操作符經常用于字符串和列表元素的組合。例如:
>>>aa=[1,2,3]+ [4,5,6] + [7,8,9] >>>aa
運行結果如圖3-8所示。

圖3-8 運行結果
>>>aa=["蘋果","葡萄","柚子","桃子","橙子"] >>>aa="我最喜歡的水果是"+aa[1] >>> print(aa)
運行結果如圖3-9所示。

圖3-9 運行結果
*號運算符經常用于重復列表中的元素。例如,將列表中的元素重復4次:
>>>aa=[100,200,300,400]*4 >>>aa
運行結果如圖3-10所示。

圖3-10 運行結果
如何才能創建一個占有10個元素空間而又不包括任何內容的列表呢?
空列表可以簡單地通過中括號([])來表示,如果想創建10個元素空間而又不包括內容的列表,可以使用*號來實現,如[]*10,這樣就生成了一個包含10個空元素的列表。然而,有時候可能需要一個值來代表空值,表示沒有放置任何元素,可以使用None。None是Python的內建值,例如:
>>>aa=[None]*10 >>>aa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3.1.4 內置的函數和方法
列表對象有許多的內置函數和方法,下面學習這些函數和方法的使用技巧。
1. 列表的函數
列表內置的函數包括len()、max()、min()和list()。
(1)len()函數返回列表的長度。例如:
>>>aa=[1, 2, 3, 4, 5, 6, 7, 8, 9, 10] >>>len(aa)
運行結果如圖3-11所示。

圖3-11 運行結果
(2)max()函數返回列表元素中的最大值。例如,求取列表中的最大值:
>>>aa=[1, 2, 3, 4, 5, 6, 7, 8, 9, 10] >>>max(aa) >>>bb=['a', 'b', 'c', 'd', 'e', 'f', 'g', 'h', 'o', 'p'] >>>max(bb)
運行結果如圖3-12所示。

圖3-12 運行結果
注意 列表中的元素數據類型必須一致才能使用max()函數,否則會出錯。例如:
>>>aa=[100, 200, 300, 400, 'qq'] >>>max(aa)
報錯信息如圖3-13所示。

圖3-13 報錯信息
(3)min()函數返回列表元素中的最小值。例如:
>>>aa=[1, 2, 3, 4, 5, 6, 7, 8, 9, 10] >>>min(aa) >>>bb=['a', 'b', 'c', 'd', 'e', 'f', 'g', 'h', 'o', 'p'] >>>min(bb)
運行結果如圖3-14所示。

圖3-14 運行結果
2. 列表的方法
在Python解釋器內輸入dir([]),就可以顯示這些內置的列表方法。
>>>dir([])
運行結果如圖3-15所示。

圖3-15 運行結果
下面將挑選常用的方法進行介紹。
(1)append(object)
append()方法在列表對象的結尾,加上新對象object。例如:
>>>aa= [100,200,300,400] >>>aa.append(500) >>>aa >>>aa.append([600,700]) >>>aa
運行結果如圖3-16所示。

圖3-16 運行結果
(2)clear()
clear()函數用于清空列表,類似于del a[:]。例如:
>>>aa =[100,200,300,400,500,600] >>>aa.clear() #清空列表 >>>aa
運行結果如圖3-17所示。

圖3-17 運行結果
(3)copy()
copy()函數用于復制列表。例如:
>>>aa = ['蘋果', '香蕉', '柚子', 1.88, 2.66, 3.86] >>>bb = aa.copy() >>>bb
運行結果如圖3-18所示。

圖3-18 運行結果
(4)count(value)
count(value)方法針對列表對象中的相同元素值value計算其數目。例如,計算出列表值為166的元素個數:
>>>aa= [100,133,166,188,166,266] >>>aa.count(166)
運行結果如圖3-19所示。

圖3-19 運行結果
(5)extend(list)
extend(list)方法將參數list列表對象中的元素加到此列表中,成為此列表的新元素。例如:
>>>aa= [100, 200, 300, 400] >>>aa.extend([500,600,700,800]) >>>aa
運行結果如圖3-20所示。

圖3-20 運行結果
(6)index(value)
index(value)方法將列表對象中元素值為value的索引值返回。例如:
>>>aa=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aa.index(800)
運行結果如圖3-21所示。

圖3-21 運行結果
(7)insert(index, object)
insert(index, object)方法將在列表對象中索引值為index的元素之前插入新元素object。例如:
>>>aa=[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aa.insert(1,"新元素") >>>aa
運行結果如圖3-22所示。

圖3-22 運行結果
(8)pop([index])
pop([index])方法將列表對象中索引值為index的元素刪除。如果沒有指定index的值,就將最后一個元素刪除。例如,刪除第2個元素和刪除最后一個元素:
>>>aa=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aa.pop(1) >>>aa >>>aa.pop() >>>aa
運行結果如圖3-23所示。

圖3-23 運行結果
(9)remove(value)
remove(value)方法將列表對象中元素值為value的刪除。例如,刪除值為300的元素:
>>>aa= [100, 200, 300, 400] >>>aa.remove(300) >>>aa
運行結果如圖3-24所示。

圖3-24 運行結果
(10)reverse()
reverse()方法將列表對象中的元素顛倒排列。例如:
>>>aa=[100, 200, 300, 400] >>>aa.reverse() >>>aa
運行結果如圖3-25所示。

圖3-25 運行結果
(11)sort()
sort()方法將列表對象中的元素依照大小順序排列。例如:
>>>aa = [100, 600, 800,400,500,200,300,700] >>>aa.sort() >>>aa
運行結果如圖3-26所示。

圖3-26 運行結果
3.1.5 遞推式構造列表
從Python 2.0開始,可以使用遞推式構造列表(list comprehension)的功能。所謂遞推式構造列表,是使用列表內的元素創建新的列表。
遞推式構造列表的語法如下所示:

sequence代表序數對象,如字符串、元組、列表等。在列表包容的結果中,新列表的元素數目是所有序數對象的元素數目相乘的結果。
下面的示例將字符串對象aa與列表對象laa做列表包容,創建一個新的列表對象。
>>>aa= "ab" >>>laa= [100,200,300,400] >>>bb=[ (x,y) for x in aa for y in laa] >>>bb
運行結果如圖3-27所示。

圖3-27 運行結果
aa字符串對象有兩個元素,laa列表對象有4個元素,列表包容產生的新列表有8個元素。
畢達哥拉斯三元數組是數形結合的一個典型例子。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出了一個公式:若m是奇數,則m、(m^2-1)/2及(m^2+1)/2便是三元數組,分別表示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和斜邊。
下面的遞推式構造列表創建了畢達哥拉斯三元組:

運行結果如圖3-28所示。

圖3-28 運行結果
- Web前端開發技術:HTML、CSS、JavaScript(第3版)
- 架構不再難(全5冊)
- Java從入門到精通(第4版)
- Ray分布式機器學習:利用Ray進行大模型的數據處理、訓練、推理和部署
- Rust Essentials(Second Edition)
- MongoDB權威指南(第3版)
- Building an RPG with Unity 2018
- .NET 3.5編程
- 移動界面(Web/App)Photoshop UI設計十全大補
- Integrating Facebook iOS SDK with Your Application
- Node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MINECRAFT編程:使用Python語言玩轉我的世界
- Visual FoxPro 6.0程序設計
- Secret Recipes of the Python Ninja
- Python機器學習與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