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張,結構問題日漸凸顯,加快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變革與創新是實現結構優化的關鍵。

論文以新制度主義中組織分析的相關理論為基礎,突出制度分析,在制度變遷、體制變革、組織發展與教育結構調整的互動框架下,梳理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遷的過程,從組織視角分析制度變遷對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的影響,闡釋了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的調整機制,并進一步在“多元主體協同治理”語境下探索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的主動適應性機制。論文主要包括三個子研究。

其一,歷史性的制度變遷研究。詳細梳理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變革、學位授權審核制度的變遷、學科專業目錄制度及其改革、專業學位制度的創建與發展,分析近三十年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革為教育結構調整營造了嶄新的制度環境。這一制度環境的特點是:與技術環境的復雜性相適應,研究生教育管理場域發生重大變化,新管理場域形成后對各級組織給予實質性賦權,創建并發展了新的學位類型,以及學位授予點設置上的文化-認知因素的變化。

其二,在描繪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特點及演進趨勢的基礎上,通過實證性的組織層面的研究,分析制度變革借由促進組織發展及賦權對結構調整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在制度變遷的影響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學科結構、布局結構和類型結構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制度變革的實質是為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構建了新的責任主體,使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級學位委員會和高等院校合力調整教育結構。特別是省級學位委員會統籌調整區域內研究生教育結構,其特點是新增學位授權點數量多、學科范圍廣;學位點增量結構各異;更加著眼于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等院校也在不斷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在綜合考慮國家宏觀環境與政策、知識生產與創新、自身特點、市場需求、國際化、區域特色等因素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發展思路,在碩士和博士層次各有側重。但另一方面,分權后各級管理組織協同治理水平較低的現狀,也使得研究生教育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面臨問題。

其三,學理性的制度改進研究。為繼續推進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特別是進一步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再改進的方向是多元主體協同治理。制度改進的著力點包括加快中央主管部門的職能轉變,加強地方主管部門的能力建設,為自治組織發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以及重點推進幾項機制建設。

關鍵詞: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制度變遷;多元主體協同治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镇康县| 巫山县| 东源县| 郧西县| 桃江县| 广饶县| 泗阳县| 临夏县| 刚察县| 雅江县| 高青县| 罗甸县| 衡阳县| 虹口区| 平武县| 监利县| 北碚区| 河间市| 莒南县| 河西区| 罗甸县| 昌江| 墨脱县| 平武县| 新龙县| 涪陵区| 武山县| 阿拉善右旗| 仁寿县| 蓬安县| 郴州市| 临沭县| 和林格尔县| 仙桃市| 新野县| 射洪县| 铅山县| 富锦市| 肥城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