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制度創新與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作者名: 趙琳本章字數: 1198字更新時間: 2019-12-06 14:08:37
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有賴于構建全方位的博士生教育體系
一流的博士生教育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需要構建全方位的教育體系,把教育理念落實到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中。
在博士生選拔方面,不能簡單按考分錄取,而是要側重評價學術志趣和創新潛力。知識結構固然重要,但學術志趣和創新潛力更關鍵,考分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術潛質。清華大學在經過多年試點探索的基礎上,于2016年開始全面實行博士生招生“申請-審核”制,從原來的按照考試分數招收博士生轉變為按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學術潛質招收,并給予院系、學科、導師更大的自主權?!肚迦A大學“申請-審核”制實施辦法》明晰了導師和院系在考核、遴選和推薦上的權利和職責,同時確定了規范的流程及監管要求。
在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確認方面,不能論資排輩,要更看重教師的學術活力及研究工作的前沿性。博士生教育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要讓更多、更優秀的教師參與到博士生教育中來。清華大學從2009年開始探索將博士生導師評定權下放到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允許評聘一部分優秀副教授擔任博士生導師。近年來學校在推進教師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明確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可以獨立指導博士生,讓富有創造活力的青年教師指導優秀的青年學生,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在促進博士生交流方面,要努力突破學科領域的界限,注重搭建跨學科的平臺??鐚W科交流是激發博士生學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博士生要努力提升在交叉學科領域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清華大學于2014年創辦了“微沙龍”平臺,同學們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隨時發布學術話題、尋覓學術伙伴。3年來,博士生參與和發起“微沙龍”12000多場,參與博士生達38000多人次。“微沙龍”促進了不同學科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激發了同學們的學術志趣。清華于2002年創辦了博士生論壇,論壇由同學自己組織,師生共同參與。博士生論壇持續舉辦了500期,開展了18000多場學術報告,切實起到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學科交融、促進交流的作用。學校積極資助博士生到世界一流大學開展交流與合作研究,超過60%的博士生有海外訪學經歷。清華于2011年設立了發展中國家博士生項目,鼓勵學生到發展中國家親身體驗和調研,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各類問題。
在博士學位評定方面,權力要進一步下放,學術判斷應該由各領域的學者來負責。院系二級學術單位應該在評定博士論文水平上擁有更多的權力,也應擔負更多的責任。清華大學從2015年開始把學位論文的評審職責授權給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學位論文質量和學位評審過程主要由各學位分委員會進行把關,校學位委員會負責學位管理整體工作,負責制度建設和爭議事項處理。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博士生培養質量的提升是大學辦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標志。我們要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博士生教育的戰略性、引領性作用,面向世界、勇于進取,樹立自信、保持特色,不斷推動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邁向新的高度。

清華大學校長
2017年12月5日
(1)本文首發于《光明日報》,201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