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市場規制工具的制度生成

市場運行過程中總會出現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競爭、外部性等問題,只是在不同的市場領域和具體的交易關系中,問題表現程度不同,所采取的規制工具也有差異。從法律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規則的有效性取決于其對市場問題的解決能力,所以在市場失靈問題的判斷和解決過程中,并非只有經濟法規則才能起作用,很多時候,民法可以為市場問題的解決提供成本更為低廉的方法,并且無損于市場本身的運行。但民法受制于其體系約束和私法屬性,對于解決一些程度較深的市場失靈問題存在制度局限,此時就需要發揮經濟法的功能。因此,從市場規制工具的視角來看,存在民法與經濟法的制度邊界。研究經濟法中的市場規制,就要研究市場規制工具變遷的一般規律,需要關注什么因素決定了市場規制從民法到經濟法的演化,這種演化遵從什么樣的規律,并產生什么樣的制度后果。

市場規制建立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經濟法中的市場規制以民法制度為基礎。對于一般的市場交易,通過市場主體的行為就能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而無需公權干預,此時,調整交易關系的主要規則是民法。但“私人市場只能為那些可以充分內部化的外部性提供適當的解決辦法”。(1)當私人市場無法解決比較嚴重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競爭和外部性等問題時,就需要公權規制交易關系,此時,會運用經濟法中的規制工具。即當市場失靈問題嚴重到一定程度時,僅靠市場主體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規制工具就會作為解決市場失靈的外部手段而出現。從交易演變的角度來看,只能在交易成本演進到不可持續的臨界點時才有規制工具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規制工具是一種制度上的替代手段,在私人之間的交易無法自我維持下去的時候,利用這種替代手段去解決私人之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市場規制工具需要經過民法制度的檢驗才能證明其正當性。

從規制工具的演化來看,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大、信息不對稱程度的加深等,形式公平的交易越來越難以保證實質公平,市場主體的私權不斷受到限縮,讓位于以市場規制工具為核心的干預過程,市場規制工具的演化過程就是交易關系從自我維持到公權干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因素都會介入制度的演化,從而對市場規制工具的生成帶來影響。但公權干預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遵循制度變遷的規律。在理想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演化具有自身的內在規定,不僅僅是為了限制私權而存在,而是以市場效率的最大化為依歸,并且保證交易公平。應當研究規制工具生成的一般規律和規制工具生成的影響因素,進而探求規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規制路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温州市| 三门县| 平江县| 广州市| 漳州市| 富阳市| 集贤县| 曲靖市| 邵东县| 永宁县| 上思县| 库车县| 资阳市| 额尔古纳市| 丹阳市| 梓潼县| 奇台县| 阿瓦提县| 上饶县| 景洪市| 安塞县| 昭平县| 洛阳市| 金坛市| 海原县| 宁南县| 阳东县| 岢岚县| 乐亭县| 达州市| 昌邑市| 资阳市| 青浦区| 长岭县| 临清市| 诏安县| 临安市| 永年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