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鬼臼毒素 Picropodophyllotoxin
【化學結構】

【主要來源】 來源于小檗科鬼臼屬植物八角蓮[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 Cheng ex Ying]的根莖。
【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嗅,有吸濕性。熔點為182.00~187.00℃。易溶于氯仿,溶于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醚,在水中幾乎不溶。
【類藥五原則數據】 相對分子質量414.4,脂水分配系數2.111,可旋轉鍵數4,氫鍵受體數8,氫鍵給體數1。
【藥物動力學數據】 苦鬼臼毒素吸收、分布、代謝、排泄、毒性數據見表1.94、圖1.63。
表1.94 苦鬼臼毒素吸收、分布、代謝、排泄、毒性數據表


圖1.63 苦鬼臼毒素ADMET范圍圖
【毒性】 苦鬼臼毒素毒理學概率數據見表1.95。
表1.95 苦鬼臼毒素毒理學概率表

【藥理】 苦鬼臼毒素藥理模型數據見表1.96。
表1.96 苦鬼臼毒素藥理模型數據表

【苦鬼臼毒素與環加氧酶-2(COX-2)作用的二維圖】 苦鬼臼毒素與環加氧酶-2(COX-2)作用的二維圖見圖1.64。
【藥理或臨床作用】 本品可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痰消腫,可用于癰腫疔瘡、瘰疬、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的治療。

圖1.64 苦鬼臼毒素與環加氧酶-2(COX-2)作用的二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