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內部審計那些事兒
- 甘德東
- 1834字
- 2019-12-06 14:54:41
5.3 飼料系數的運用
舉例來說一下飼料系數的運用。當我們來到倉庫,為了快速檢查養殖場的飼料成本,通常是將飼料價格(元/千克)×飼料系數=每增加1千克的飼料成本,然后乘以動物增加的質量。再與財務提供的飼料使用成本進行對比,如果差異較大的話,你就要找一找原因了,是有部分飼料沒有入賬,還是被浪費了。
例如,某供應商提供一批飼料,養殖場已使用一段時間,你可以開始計算飼料系數。當飼料系數少于行業平均值,你就要檢查每天的飼料使用量,并和養殖員一起找原因。當然不是所有的飼料系數都是準確的,但不準確的飼料系數往往是有原因的:生長速度慢、氣溫變化、病害、飼料保管不善、有人將飼料偷賣、飼料的質量有問題。這個時候,你就要有點職業懷疑了。一個一個地排除,如果到最后,你發現是質量有問題,如粉重營養少等,馬上通知老板,因為對于老板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質量問題,其他問題相對于質量問題來說都是小問題。除了影響收獲之外,還有萬一真的和飼料廠打起官司來,飼料廠十有八九都是贏定的。為什么?因為這些法官不懂,老是說誰主張誰舉證,要你證明飼料質量與動物肥瘦之間的因果關系。這跟證明你是吃米飯長大的一樣困難。
我在檢查飼料質量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是霉變,不要以為是小問題,這是很容易出事的,因為這些霉變飼料給動物吃了之后會出現中毒情況。
至于引起霉變的原因有很多種,有飼料生產時被污染,有運輸時被污染,有存放過程中被污染。過去有很多養殖戶為了節省成本,會將霉變的飼料洗干凈,然后煮一下,再去喂給動物吃。其實這是不行的,因為霉菌是耐高溫的。我認為對于霉變的飼料,最好的方法是不再使用。
霉變飼料檢查要點如下所述。
(1)飼料倉庫的密封性,防水防霉的工作誰負責。
(2)檢查飼料袋上的包裝日期。
(3)檢查飼料袋表面有沒有被淋濕。
(4)用手抓起一把飼料,聞聞有沒有霉味。
做完飼料檢查之后,和農產品現場審計一樣,均對供應商進行分級。這里提醒一下,如果在采購中發現問題,一定要馬上報告上級,不要等審計報告出來才說,因為這涉及貨款管理,晚了,貨款一付,剩下的就是雙方扯皮了。
題外話:經常會遇到飼料促銷大降價,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留意到,這也是養殖利潤最差的時候。我不知如何去說明飼料商與養殖戶的關系,反正就是你想發達時,我漲價;你想保本時,我降價。飼料商與養殖戶之間的關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差不到哪里去。其實,飼料商也不想漲價的,畢竟在競爭激烈的飼料行業中,漲價你就成為眾矢之的。但原材料漲價太快,玉米、豆粕都漲了一大輪,再不漲就真的頂不住了。
我國的豆粕、玉米、小麥,均以進口為主,特別是美國豆粕,玩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豆類的期貨是風險最高的期貨之一,也是收益最高的期貨之一。國際大鱷們非常喜歡用多頭和空頭來控制豆類的期貨價格,以達到他們盈利的目的。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什么叫“看不見的手”,但不要以為這只手是公平的、正義的。如果當你有足夠多的金錢時,這只“看不見的手”一樣會為你所用,達到控制市場價格的目的。他們只需要用這只手增加0.01元的價格,就賺到了無數人一生享之不盡的財富。反之,我國的養殖戶,就被這只“看不見的手”抽走了大部分的血汗錢,隨著飼料價格的一路攀升,一年到頭辛苦得來的利潤不過是四五千元,收入還不及城里打工的三分之一。
飼料企業其實也是受害者,如果養殖不能賺錢的時候,就算是大型飼料企業一樣會面臨虧損的危險,現在很多飼料企業聰明了,懂得去用期貨預期去制訂生產計劃。但對于中小飼料企業來說,臣妾辦不到呀。現在政府鼓勵飼料企業搞創新,這是對的,畢竟出路已經被人堵住了,自己開一條路也未嘗不是辦法。
那么這個期貨交易是誰發明的?又是在大航海時代,又是在荷蘭。當時由于郁金香供不應求,荷蘭的商人最先為郁金香做了個期權,這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稱為郁金香期權,然后一發不可收拾,不少人參與對郁金香炒作,連沒錢的也要借錢購買。大仲馬的《黑色郁金香》中也提到過,有人會為參與一次郁金香期權而變賣家產,可想而知,當時人們對這種郁金香期權的瘋狂程度。當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投機盛會時,當原本便宜的郁金香變成可以換到一條船時,當真正對郁金香有需要的花農、學者因高昂的價格不得不轉種其他花時,危機已經偷偷地埋下了。1年之后,大批大批的人因此而破產。
我認為,當供求不平衡時,這只“看不見的手”會讓采購價格升高而讓供應商變得有利可圖,進而加大生產。但生產是要看需求的,采購價格的升高一樣會讓消費者變得無利可圖,從而會減小需求,最后雙方都會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