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記敘文的構思與表達

第一節 記敘文的線索

【訓練目標】

(1)能夠準確掌握線索的類型、位置、作用,辨識線索表現形式的單復、主副、明暗等多樣性的特點。

(2)寫作中可以靈活運用各類線索架構故事,使文章全篇貫一,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范文引路】

牛肉餡餅

李駿伯

早上母親因事忙,叫我到巷口買幾個餡餅充作早餐,我來到那餡餅攤前,只見各式的餡餅琳瑯滿目,但我猛然一瞥,看到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肉餡餅,我毫不猶豫,立即付錢買了一個。

我細細咀嚼著里面還溫熱的餡餅,肉香頓時籠罩全室,那火燙的肉汁刺激我的味覺,也觸動著我兒時的回憶:記得餡餅是外婆的拿手主食,從餡兒到皮兒、汁兒,無一不細嫩鮮美,尤其是牛肉餡餅,只要聞到這餡餅的香味,沒有人不垂涎三尺,吃完后,還有齒間留香的感覺。在那段甜美的日子里,牛肉餡餅成為我餐餐必吃的佳肴。

甜美的日子?是的!它就是我美麗又快樂的童年。在我三五歲時,我是寄居在外婆家的,父母因為工作關系,每個禮拜只能來看我一次,那時因為我不常和父母見面,也不習慣離開父母那么久,于是我日夜哭鬧不休。有一次正當我又在號啕大哭時,外婆著急地說:“哭貓兒,我就是你媽媽,別怕我呀!”那時外婆的眼眶上已有兩個疲倦的黑眼圈,那是因為我鬧得她日夜不寧的緣故。但我還是過了好一陣子才能適應在外婆家的生活,無形中,“哭貓兒”便逐漸成為外婆叫我的小名了。

那時外婆家沒有任何的表兄妹,整幢大房子里就只有我們祖孫三人,雖然我身旁沒有同齡的玩伴,但我并不感到孤寂,因為身旁有慈愛的外公和外婆。外公是個沉靜少言的老人,總是喜歡教我念《三字經》《千字文》,偏偏當時的我是不識一字的小文盲,只好外公念一句,我跟著念一句,當外公念到《三字經》中的“茍不教,性乃遷”時,我覺得十二萬分的疑惑,終于忍不住問外公:“狗不叫,那貓叫不叫?”差點沒把外公笑得岔氣呢!只好逐步為我解說詞句中的意義,才使我恍然大悟,這是我一生中最早接觸中國文學的一刻。那時,外公也彈得一手好琴,他老人家不時地彈奏幾首鄉土小調,借以自娛娛人,看著外公靈巧的手飛躍在“黑牙齒和白牙齒”上,我十分羨慕,推想后來能對鋼琴發生興趣,完全是受外公之賜。

外婆的手藝好,那是左鄰右舍皆知的事,而在這之中,又以牛肉餡餅最拿手。這餡餅是外婆親自和面、搟皮兒、剁餡兒而制成的。每次我都央求外婆讓我幫她做,但外婆每次都笑著道:“哭貓兒,你會幫倒忙,自己去玩吧。”有一次在我拼命地撒嬌下,外婆終于答應我的請求,于是我在廚房中賣力地幫忙和面,看著外婆純熟的和面技巧,實在令我佩服。但那白白細細的面粉似乎和我過意不去,一陣鼻癢——阿嚏!廚房中一大一小的兩個“面粉人”不禁相視而笑。

想著想著,餡餅也只剩下最后一口,它當然及不上外婆的餡餅香嫩好吃,應該找個時間再回去嘗嘗外婆的手藝了。

點評:如果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也完全可以說,一切“物”語皆情語。《牛肉餡餅》一文正是如此,看似平平常常的“牛肉餡餅”,卻寄寓了作者萬般情愫。

從表層看,“牛肉餡餅”是一條敘事的線索,買餡餅、吃餡餅、憶餡餅,寫來絲絲入扣,娓娓動聽;從深層看,“牛肉餡餅”又是一條抒情的線索,“牛肉餡餅”之所以稱為“佳肴”,是因為與作者兒時的一段“甜美的日子”相聯系。這樣,“牛肉餡餅”就成了有情之物。

【方法指津】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將材料串聯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連接成一個統一整體。寫作記敘文時,巧妙確定文章的線索有利于組織文章內容,形成文章結構,突出文章主題。

一、記敘文線索的類型

時間線索,如《回憶我的母親》;空間線索,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空線索,如《故鄉》;事物線索,如《藥》;景物線索,如《白楊禮贊》;情感線索,如《荔枝蜜》。

二、記敘文線索的位置

多半在標題、開頭、結尾、過渡和段首、段尾的關鍵處。同時行文的氣勢變化、整體脈絡和傾向,也是設計線索的關鍵所在。

三、安排線索應注意的幾點

(1)線索必須和所寫的內容緊密相關,必須有利于記敘情節的展開,必須有助于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夠利于表達中心的事物適宜作為文章的線索。

(2)線索一經確定,就要用它組織好所要表達的內容,把它們收攏約束,連綴成文。

(3)線索的安排還要做到首尾呼應,使全文上下一貫,結構嚴謹。

(4)線索的藏與露、明與暗要適度,或隱或顯、若斷若續、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以求達到時隱時現、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5)線索的展開:借助描寫(冰心的散文《笑》)或聯想展開(吳顥的散文《離家時分》)。

【升格練習】

一、訓練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里,這只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的危難關頭,用盡全力,躍出滾燙的油鍋,安然逃生。隔了半小時,那人在鍋里放了四分之三的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鍋里,這只青蛙在水里泅游。接著,那人偷偷在鍋底用炭火慢慢加溫,青蛙仍然悠閑地在微溫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熬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時為時已晚,它欲躍乏力,全身癱軟,只能臥以待斃,終于葬身鍋底。

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二、導練
(一)弄清大意,提煉觀點

材料是有關青蛙的實驗過程及結果。這是一次對比性實驗,同一只青蛙、同樣的鍋。實驗的過程不同:第一次,是滾燙的油鍋;第二次,是鍋中的水由冷水變溫水,再變成沸水。實驗的結果不同:第一次,是奮力躍出;第二次,是坐以待斃。青蛙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它能警覺則得以生存,但當危險在平安環境里悄悄來臨時,青蛙則囿于安逸而放松了警惕,最終因無力反抗而葬身鍋中。通過比較進行提煉,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要防患于未然”“和平環境里更要具憂患意識”。

(二)確定記敘文體,明確主旨

回顧記敘文的相關文體知識,確定文章中心。

(三)構思人物故事,考慮布局

構思全文的具體故事、人物,設計串聯內容的線索,圍繞線索具體安排材料,詳略處理。

三、佳作示例

兒子的作文題

楊晶斯

晚上10點,他從酒席上一下來便往家里趕,今天中午一貫淘氣的兒子居然給他掛了個電話,說是有篇作文不會寫,想請教他這個某名牌大學畢業的老爸。難得兒子這么愛學習,做爸爸的自然高興,順便也可以在兒子面前露一手。

回到家里,兒子已經睡了,只見寫字臺上留著作文本和一張紙條:“爸爸:作文下星期一要交,你一定要幫我想一想。”再看看那作文題是一則材料:被突然扔進油鍋里的青蛙用盡全力躍出油鍋,安然逃生。但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最終卻葬身在慢慢加熱的水中。他看完材料笑了笑,現在的教育還真不得了,這個題目還蠻有新意的嘛。下周一交,還有兩天,星期天再給他擬個提綱,現在該去休息了。剛才在酒席上王經理送了他一根釣魚竿,說是明天星期天趁天氣不錯一塊兒去釣魚,這王經理還真是善解人意嘛。本來忙了一天,又應酬到晚上10點應該很累了,可躺在床上他卻怎么也睡不著,他一會兒想起自己剛從學校畢業分到法院來時的情景;一會兒又想起自己這20年來是怎么兢兢業業,一步一步地坐上院長的位子;一會兒又想起兒子作文題里的那只青蛙……

第二天一早王經理就開著小車來接他,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也許是昨晚沒睡好的緣故吧。但一到郊外的魚塘他的精神就好了起來,畢竟這釣魚是他業余最大的愛好。看樣子他是功夫不減當年,一上午釣了十幾條不小的魚,身邊的王經理卻一條也沒釣上來。但他每釣上一條魚,王經理就比他還高興,嘴中不停地說:“張院長真是神啦,這魚都只愿咬您的鉤。愿者上鉤,愿者上鉤啊……”

中午一頓飯,又是王經理請客,這頓飯比以往的都闊氣,可他只覺得自己釣的魚比較香。飯桌上出奇的靜,他很不習慣沒有人吹捧的酒宴和這種莫名其妙的冷場,頭上都有點冒汗了。后來還是一直坐在他對面怪笑的王經理打破了僵局:“張院長,我侄兒的案子你也是知道的,他年紀輕輕的就要關個十幾二十幾年,我怪可憐他爹媽的,您看能不能給他弄個減刑什么的……”“老王,”他說話的聲音還是挺大,可不知為什么心里卻有點虛,“你知道我這人一向的作風,交個朋友我愿意,可工作上的事別在酒桌上談,再加上你侄兒犯的可是殺人的罪。”王經理一直堆笑的臉像上了霜似的,聲音也變得陰陰的:“張院長,交你這個朋友還真夠金貴的,你那根高科技的魚竿花了我2000美金,你兒子從普通中學轉到重點中學花了我1.5萬元,你老婆評職稱是我打通的關節,還有這酒席和釣魚的開銷要我算給你聽嗎?酒席一共是……”

后來王經理說什么他也沒聽清了,他只是突然又想起了兒子的作文題,想起了那只青蛙……

點評:本文作者很善于構思。他把作文題內容與相似的生活情節巧妙地通過“青蛙”這個事物連綴起來,構成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本文只截取了“他”生活中的三個片段:晚上回家看到作文題;第二天上午釣魚;中午吃飯。而關于他是如何坐上法院院長的位子,王經理是如何巴結他的等內容,則通過人物的心理與人物對話來交代,因而行文綿密,使作品顯得有厚度、有力度。文章結尾寫“他”“突然又想起了兒子的作文題,想起了那只青蛙……”并不點破文章主旨,而是讓讀者回味思索。這種嫻熟的敘述筆法,顯示了作者的選材組材,以及敘述技巧的功力不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敖汉旗| 邵东县| 准格尔旗| 平潭县| 尉氏县| 连南| 大同市| 汾阳市| 米林县| 大邑县| 柳州市| 余干县| 中方县| 黄冈市| 武穴市| 澄城县| 武清区| 天祝| 石泉县| 玉山县| 综艺| 平武县| 仙居县| 乐都县| 荔浦县| 明星| 湖州市| 汉中市| 陇南市| 北安市| 宝丰县| 民权县| 新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万州区| 大冶市| 淮滨县| 富裕县| 张北县|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