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核算基礎
會計核算的基礎有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類。針對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由于提供會計信息的目的和經濟業務的差異性,所以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基礎。一般而言,企業類以盈利為目的的會計主體往往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非營利組織一般不以盈利為目的,往往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基礎。
企業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與收入與費用有關的款項收支期間與其歸屬期間往往出現不一致,為保證相關的收入與相關的費用相互配比,就要研究按照什么樣的方法確認收入和費用的問題,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和費用的兩種方法(處理基礎)。
一、收付實現制
(一)收付實現制的含義
同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是收付實現制,也稱現金制,它是以款項實際收付為標準來確定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即凡是本期實際收到和實際付出的費用,無論是否屬于本期,都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這種會計處理方法比較簡單,但對各期損益的確定不夠合理。
(二)收付實現制的應用
例1 7月10日銷售產品,7月25日收到貨款,存入銀行。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7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7月。
例2 7月10日銷售產品,8月10日收到貨款,存入銀行。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8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8月。
例3 7月10日預收貨款,存入銀行。9月10日向購貨方提供產品。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7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7月。
例4 12月30日用銀行存款預付次年全年保險費。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本年12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費用期間為本年12月。
例5 12月30日購入辦公用品,次年3月付款。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次年3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費用的時間為次年3月。
例6 12月30日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月水電費。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本年12月,收付實現制下確認費用的時間為本年12月。
因此,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與費用的期間與收付款期間一致。
(三)收付實現制的特點
1. 不考慮預收款項和預付款項,以及應計收入和應計費用。只要款項已收入或支出,就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處理。
2. 于會計期末根據賬簿記錄確定本期收入與費用,不存在期末賬項調整問題。
3. 核算手續簡單,強調財務狀況的切實性,但缺乏不同會計期間的可比性。
二、權責發生制
(一)權責發生制的含義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或應計制,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經濟利益和經濟責任的發生為標準來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都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權責發生制主要是從時間上規定會計確認的基礎,其核心是根據權責關系的實際發生期間來確認收入和費用,因此,能夠正確劃分并確定各個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二)權責發生制的應用
例1 7月10日銷售產品,7月25日收到貨款,存入銀行。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7月,權責發生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7月。
例2 7月10日銷售產品,8月10日收到貨款,存入銀行。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8月,權責發生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7月。
例3 7月10日預收貨款,存入銀行。9月10日向購貨方提供產品。
本題實際收款時間為本年7月,權責發生制下確認收入的時間為本年10月。
例4 12月30日用銀行存款預付次年全年保險費。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本年12月,權責發生制下確認費用期間為次年12個月。
例5 12月30日購入辦公用品,次年3月份付款。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次年3月份,權責發生制下確認費用的時間為本年12月。
例6 12月30日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月水電費。
本題實際付款時間為本年12月,權責發生制下確認費用的時間為本年12月。
因此,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與費用的方法相比較,當實際收付款期與其收入實現期或費用發生期一致時,確認時間相同。當實際收付款期與其收入實現期或者費用發生期不一致時,確認期間不同。
(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和費用的特點
1. 考慮預收款項和預付款項,以及應計收入和應計費用。
2. 日常賬簿記錄不能完整反映本期收入與費用,應于會計期末進行賬項調整。
3. 核算手續復雜,反映不同會計期間的收入和費用比較合理,可正確計算經營成果。
權責發生制強調經營成果的計算,因此,有經營收支的企業都應采用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強調財務狀況的切實性,主要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