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創新點

本書專注于共生理論在國際區域旅游合作領域的應用研究,以中國西南邊境省份云南和越南的次區域旅游合作為研究對象,并從以下兩個方面延伸已有的研究:

1.3.1 對共生理論在旅游學領域應用研究的拓展

最早源于生物學領域的共生理論由于非常客觀地揭示了生物之間的關系,20世紀50年代以來逐漸被應用到農業、醫學、經濟、管理乃至社會學領域(12)。本研究正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啟發下,將共生理論應用于國際區域旅游合作研究,假設了滇越國際區域旅游合作“線”級層面的四級共生系統,通過共生理論的分析方法,確定了所假設的共生系統共生關系的存在,并進一步判定了現階段各級共生系統的共生模式,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滇越國際區域旅游共生系統從現階段共生狀態向理想的一體化共生和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發展的機制。這一嘗試豐富了區域旅游合作的內涵,拓展了區域旅游合作的思路與方法,是將共生理論運用于旅游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突破,也是對旅游共生理論和實踐的補充和完善。

1.3.2 對中越國際旅游合作研究的拓展

中越的區域經濟合作以中國云南為橋頭堡,云南與越南的區域旅游合作是中越經濟合作中最活躍、最具亮點的一面,是“橋頭堡”戰略的重要內容。本研究擬將共生理論應用于區域旅游合作研究,探索在共生的前提下實現滇越旅游市場一體化,并以此為契機實現中國云南和越南國際旅游地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尋求雙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贏(陳學強、劉瀟、楊超,2009)。嘗試以中國云南和越南為例,在運用共生理論分析滇越國際旅游合作共生要素的基礎上探索國際區域旅游合作的共生機制,拓展中越國際旅游合作的層次和空間,為中越國際旅游合作研究進行理論研究拓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达拉特旗| 汤阴县| 浦东新区| 息烽县| 横峰县| 大港区| 贵溪市| 三江| 乐昌市| 共和县| 丽水市| 双辽市| 英山县| 兴安县| 来安县| 白朗县| 浮梁县| 施甸县| 嘉义市| 呼玛县| 咸宁市| 集安市| 光泽县| 永春县| 阳信县| 宝应县| 偏关县| 丰县| 日土县| 贞丰县| 溆浦县| 浮梁县| 宝坻区| 屏南县| 正镶白旗| 龙口市| 博客| 吉林省| 中超|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