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眾志成城
- 江山戟指
- 七辛海棠.CS
- 1902字
- 2020-05-06 23:13:33
隨著呂奉先的命令,整個宋軍陣列開始沸騰起來。
前排的宋軍槍兵將方盾從地面上舉起來,他們一手刺盾一手刺矛,緩慢但卻堅定的向前推進。
以步兵去迎戰騎兵,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技巧。
但是在漢人與游牧民族無數次的爭斗廝殺中,“陣而后戰”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漢人這個群體,一個兩個或者不成大器,但如果萬眾一心,便能眾志成城。
此時的宋軍方陣,就像是一個緩緩推進的堅城:槍兵在前,弓弩手在后,裝填好的突火槍和連弩車在陣列中隨時可以發射。
雖然隔得很遠,但元軍的心里也是一陣恐懼。
這些宋軍,就像是一塊堅不可摧的鋼鐵,狠狠壓在他們心頭,將那些囂張和狂妄全部壓碎。
宋軍步卒動如山,而宋軍為數不多的騎兵則侵襲如火。
江陵軍戰馬少,善于騎術的士兵更少。
所以江陵軍雖然先后繳獲了兩萬匹戰馬,但大多數都用于傳訊、買賣、運輸,真正能夠用于戰場廝殺的,大概有五千匹戰馬,供給兩千余名騎兵。
今天跟著呂奉先上戰場的,有一千二百多名宋軍騎兵。
看到呂奉先發出進攻的信號,岳琳一馬當先就沖了出去。
岳琳胯下的那匹棗紅馬與主人一樣,都是聞戰則喜、興高采烈,急的馬都頭在后面直跺腳:“我的小祖宗,啊啊啊,大家沖啊!”
岳琳很快越過呂奉先,朝著追過來的數百元軍沖了過去。
岳琳一馬當先,瀝泉槍如閃電般刺死了一名元軍。
蒙元鐵騎齊聲叫喊,十幾個元軍士兵朝岳琳這邊圍了過來。
岳琳絲毫不懼,她手中的瀝泉槍閃電般左刺右挑,那些元軍猶如飛蛾撲火,紛紛摔落于塵埃。
但元軍士兵人數更多,眼看岳琳就要被敵人淹沒,楊成和林悅雙雙趕到。
岳家槍、楊家槍、林家槍,無疑是大宋戰場廝殺的最高技巧,而岳琳、楊成、林悅三人組成一個小小的品字形,三桿大槍上下翻飛,敢于靠近他們的元軍騎兵紛紛慘叫倒地。
元軍百夫長氣得眼睛血紅,但任憑他如何催促喊叫,元軍還是開始潰敗了。
因為上千名宋軍鐵騎沖過來之后,那數百元軍頃刻間土崩瓦解!
呂奉先在陣列前方縱馬疾馳,他斜斜提著畫戟,并沒有急著廝殺,而是將目光在戰場上左右掃視。
元軍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前方的原野上,數量極多。
但這兩萬元軍有個弱點——人心不齊。
大元將百姓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其中“漢人”指的是北地漢人。
而“南人”,指的是大江以南的投降者。
人的身份高低不同,貴賤不同,處于最底層的漢人和南人,過著比豬狗稍微強一點的日子。
這種毫無尊嚴和希望的生活,即便是最沒心沒肺的漢人,也能感覺到屈辱和不甘。
平時,元軍帶著各族附庸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漢人士兵不敢言也不敢怒。
而今天,劉秀成的死,成了一個導火索。
——劉秀成在漢軍之中素有威望,今天他與呂奉先對決,一招之間就被打落馬下。
呂奉先不知道對劉秀成說了什么,但終究沒有痛下殺手,而是饒了劉秀成一命,將劉秀成放了回來。
結果阿術元帥二話不說就命人射死了劉秀成。
漢軍見到這個情形,紛紛鼓噪起來,尤其是劉秀成的直系下屬更是咬牙切齒,他們已經拔出武器,對著元軍的執法隊大喊大叫起來:眼下這數百元軍也潰敗下來,怎么不見阿術元帥下來射死這些敗兵?
而此時,宋軍鐵騎狂飆突進的朝元軍殺來,人數雖然不多,但卻像尖刀一般鋒利。
而元軍陣列亂哄哄的,就像一坨臃腫的肥肉。
肥肉雖然厚、重、大,但是在尖刀面前,卻沒有什么抵抗之力。
宋軍鐵騎驅趕著數百潰敗的元軍,狠狠朝元軍陣列沖了過來。
呂奉先抓住元軍的短暫混亂,將攻擊的重點鎖定在蒙古族的陣列。
岳琳等人一馬當先沖進元軍的陣列,那些自詡勇猛的蒙古人被殺得連聲慘叫。
在元軍潰兵的沖擊下,在宋軍鐵騎的沖鋒之下,即便是縱橫天下的蒙古人,也開始倉皇的開始后退。
阿術元帥氣急敗壞的傳令,讓周圍的元軍過來支援。
然而號角聲連連響起,周圍的各族附庸軍卻行動緩慢。
——蒙古人平時在各族附庸軍面前耀武揚威,如今他們被人殺得血流成河,各族附庸軍雖然狂呼亂叫,但卻是吶喊聲大、支援的人少。
元軍之中的蒙古人護著阿術元帥向后退去,元軍的陣型漸漸變成了一個“凹”字形。
手持馬槊的林悅沖在最前面,他奮力沖到了阿術元帥的羊毛大纛附近,然后從鞍韂上抽出馬劍。
寒光一閃,林悅一劍將阿術元帥的羊毛大纛砍成兩截。
手持羊毛大纛的蒙古旗手更是胸腹飆血,嘶聲慘叫。
象征阿術元帥的大纛晃了晃,轟然落地。
宋軍士兵也不管元軍是否聽得懂漢話,他們齊聲喊道:“阿術死了!阿術死了!”
各族附庸軍聽到阿術元帥死了,頓時更加混亂,他們不管不顧的調轉馬頭,飛也似的逃走了。
呂奉先面無表情的帶著一千多宋軍鐵騎左沖右殺,將元軍陣列撕扯的七零八落,卻沒有下達追擊的命令。
宋軍鐵騎宛如游龍一般在戰場上馳騁,然后緩緩退了回來。
宋軍步卒也守住腳步,一萬多宋軍齊聲大喊:“蒙古鐵騎甲天下,折了元帥又折兵。”
阿術元帥在護衛的簇擁下,氣得口吐鮮血,差點從馬背上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