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都來了
- 我在三教玩刀的日子
- 崔乙己
- 2039字
- 2019-11-20 22:15:16
背上背著胡瑞雪,手中牽著李力吉,陳清秋腰上還佩有兩刀一劍,沉穩踏實的走到皇宮之前。
長呼一口氣,說道:“馬上就到終點了。”
不過身旁的李力吉,顫抖得十分厲害,額頭上依稀冒著虛汗。
稍稍使點力,陳清秋握緊了李力吉的小手,問道:“怎么了?害怕嗎?”
李力吉后退了一小步,搖了搖頭說道:“不,不是的,我沒事。”
之前大戰過后,陳清秋從讓李力吉幫忙背著的行李中取了兩套衣服,想了想后,給胡瑞雪換了身長衫,自己則隨意披了件粗制麻衣。但是滿頭臟發,想管也管不上了。
低著頭安慰了一番李力吉后,笑道:“一切都會過去的,馬上就結束了,我們走吧。”
小男孩另一只手拉著衣角,蚊蟲般大小的聲音說道:“嗯。”
神武大街與皇宮正門相連接,今日除了御林軍尚且守在偏殿前,所有軍隊早已被調走,結果數萬人,愣是沒能阻礙胡瑞雪。
那天無數的劍光閃耀在軍陣中,國師申福的替身,也早就被胡瑞雪一劍斬下,現出原形。
神武大街上客棧與酒館不少,大概每隔一兩戶人家便有一間,今日坐在酒館或是客棧內的,無一不在討論大都今日發生的大事。
雖然事情的起因經過不了解,但不妨礙他們的猜測。
某家福生客棧里,最角落那兩桌人,個個穿著儒衫,有的頭上裹著綸巾,有的頭頂小冠,但是披著頭發的就那么一位。
不拘謹于世的這位讀書人寧回,先加了一片回鍋肉,吧唧嚼在嘴里,尚且未吞咽下去,便用筷子指著盤內還剩的那幾塊,說道:“公孫師兄,快吃啊,再不吃就沒了。之前離開學宮時候,就聽說如今豬市不好,豬肉賣的奇高。沒想到這梁國天子腳下,還有如此便宜實惠的豬肉吃。師兄你再不吃,回去后想吃便得多掏些銀子了。”
那位坐在寧回對面被他喊做公孫師兄的年輕讀書人,強顏歡笑道:“寧師弟,夫子云:‘食不言,寢不語’的。”
披頭散發的寧回吃完第一片后,又夾起一片,說道:“迂腐,迂腐至極啊!”
說完仔細想了想,這位叫做寧回的讀書人想要逗一逗他的這位師兄,將夾著肉的筷子遞到公孫復身前,用下巴指著筷子,示意快吃。
公孫復舉起另一只沒拿筷子的手,揮了揮示意不用如此,無奈笑道:“寧師弟你吃便是,我,我自己會夾的。”
寧回眼中突然一閃而逝,滑過一絲狡黠的眼神。他舉起夾肉的那只手,對準公孫復的嘴巴,伸手將一大片回鍋肉塞進他的嘴里之后,迅速收回筷子,‘哈哈哈’的捧腹大笑。
另一桌陪在老夫子身側的讀書人面不改色喊道:“寧師弟。”
聽到這位學宮里如今同輩人中的大師兄發話,寧回這才收起笑容,老老實實閉嘴吃飯。
吃完飯結過帳之后,一行八人走出了這家客棧正好瞧見陳清秋三人。
唯有寧回嗅了嗅味道,嘀咕道:“有些熟悉。”
......
那張紙條被送進了側殿,之后側殿里傳來一道聲音,將那只麻雀厚葬之。
紙條上說了好多話,但是李城紀他一個字都看不進去,死死的攥緊拳頭,仰著那張被沙場磨礪出來的英氣臉龐,不敢讓自己落淚。
整個側殿只能聽見如今這位皇帝陛下的踱步聲,來來往往,已是許久。
“打不過,可以走的嘛!”
李城紀頭暈目眩,終是一頭栽在了地上。此番消息,如千斤重擔,終是壓垮了這位曾在戰場上孤軍直入敵陣三百里的皇帝陛下。
那位皇后娘娘將李城紀扶至后房床上之后,從他的手中接過了那張滿是淚滴的紙條。
從頭到尾只看了一遍,駭心動目。她如一根木頭一般杵在原地,雙眼無神,無數不可思議的事情沖擊在她的腦海里。
待到穩住心神過后,這才反應過來。這位皇后娘娘傳下了懿旨,所有的御林軍守在側殿外,片刻不得離守,因為多年以前的那番局面,如今像是報應一般,從頭上演,只是主客角應該是換了人的。
今日朱雀道上,空無一人,只剩秋風。
陳清秋和李力吉二人踏在石板之上,每一步都覺得沉重異常,尤其是李力吉。
朱雀道的盡頭是主殿太和殿,陳清秋停在了此處,將那柄橫刀從腰間取下來,綻放出無數刀芒,他在找李城紀的位置。
無數的刀芒在皇宮里四處游竄,不過幾個眨眼功夫,陳清秋滿臉憋得通紅,尤其腦門,竟有熱氣冒出。
“果然,還是差的遠嗎?”陳清秋看著那個躺在地上的胡瑞雪,喃喃道。
即將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少年終于得到了反饋,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李城紀在,但是多半應該是沒錯的。因為側殿的那個地方,有數百御林軍守衛。
感受到秋風的涼意,陳清秋為李力吉再披上一件衣服,安慰道:“雖然衣服說不上什么錦衣玉帶,但是披著點,暖和。嗯,不要緊張,只差最后一步,就能成功了,到時候他們二人還是會在天上笑的吧?那么,我走了,還麻煩你替我照顧照顧他。”
陳清秋瀟灑轉身,腰間掛有刀,兩柄。
其實那個男孩心里只想大家都好好的,僅此而已。
......
桑榆關的節度使府。
披著裘子的節度使夫人這幾日每天都愛站在府外發愣,只有高才旭心里清楚,她這是想念她那兩個弟弟了,當然,多半還是小的那位優先。
今日,李春柔依舊站在中門外,就這么盼著。高才旭從校場回來,見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發愣,走到她的身側,輕聲安慰道:“那邊有消息說是,那位小殿下沒事,反倒是那位國師,已經殉國了。”
她的心里稍稍安心了些,不過有些事情在仔細想想,便越發不是滋味,一想到此處,李春柔便覺得心里絞痛。
今日桑榆關,有兩匹快馬出城。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有女子策馬趕路,一刻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