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一戰成名!
十月一日,北岳推薦古風為北方云中郡邊防使,十月十五日,正式的批復就下來,不同與上次的虛職,這次正式進入堯帝國朝官序列,但戰事并沒有結束。
飛鴿傳來西路消息,草原人進軍祖陵!
爆炸性的消息傳到堯帝,堯大為生氣,此時堯踏過大河。堯命西岳、北岳領兵救援,共工,鯀整頓軍馬,隨時出擊。
西岳大同。
白登山一戰,北方游牧民族留下的尸體多達300多人,收容戰馬二十匹,死馬一百余匹,殺馬宰肉,充當軍糧。但北岳損失更大,幾無戰力。
北岳在各部抽出200人和古風組成600人的軍隊,開赴前線。北岳把一只紅色玉牌鄭重交給古風。
紅色玉牌,代表北岳,見玉牌如見北岳,北岳轄區,皆可調動。
古風肅然,接過玉牌,舉過頭頂,領軍前行。
但老將軍的一句話深深印在古風的腦海。
北岳在途中接到堯的召令,到達延時,遇到堯大帝,古風見到這位千古一帝。
古風千百次想到和堯大帝相遇,但沒有想到來的如此之快。堯帝在城門樓檢閱了這支部隊。顯然古風這支部隊和別的部隊還是有區別的,軍容整齊,一派肅殺的氣象。
堯又給古風400人,領軍的是見過兩次面的鯀身邊的護衛:“青”!
青在第一次圖騰之戰中也被古風救過,青把堯帝授予“玄武”戰旗和玄武校尉腰牌鄭重交給古風。
堯帝敕令:受古風玄武軍旗,為玄武營云中衛,青為監軍,西援軒轅,打擊游牧人。
古風成了堯帝國的八衛之一。
古風把北岳交給自己紅色玉牌交給壯,你帶200人回援大同,道:“請把令牌交給北岳,末將尊大帝令,不負使命!”
堯微不可查的點頭。
古風大聲道:“請大帝下達開拔令,我等為大帝效忠!”
堯大帝:“將軍出,吾等將軍凱旋!”
古風等肅然前行,古風高聲呼:“殺敵,殺敵!”中進軍。
堯帝頷首。
古風經過急行軍,戰士們手腳都凍傷十之二三。
古風在每天晚上組織人員為他們生火,看著古風生火也是一種享受,在干木頭(古風能用功力烤干,但不想這么作。)生火,用坩堝,鐵鍋燒水,盡最大可能得吃飽,住的基本都是山洞,古風在野外練功,為大家值夜。
大家很是不安,特別是后來加入的,淚水流在臉上,可笑意卻這擋不住他們的心情。傷病得到最大的照顧。
“一個都不能少。”成為古風的目標和口號,把這種口號,深入人心。
吃的一樣,穿的一樣,做的更多,大家的士氣隨著寒冷加劇,卻高漲起來。
十月二十日,古風抵達前線,抵達延安北的青化砭。
后世在這里有一場著名的戰役。
青化砭,在延安東北六七十里的地方,是延安通往內蒙塞外的必經之路,一條天然形成的古路(今咸陽榆林公路)從延安往東北走五十里到達姚家店子的地方,轉向北就進入叫“青化砭”的小山溝,小山溝南北走向,兩邊是高山,中間是一條小河,路就和小河平行,這里是個天然的設伏點。
之所以設伏,除減少傷亡外,古風想組建騎兵,組建騎兵,當然最重的最需要就是馬,目前就必須從游牧人手中奪取。
勇士們,通夜都在青化砭周圍的山頭上緊張地制作工具,夜里,你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處處能聽到緊張的腳步聲、短促的命令聲。戰士們通宵做工事,白天只留少數人監視敵人,多半的人都隱蔽在青化砭東西的大山后頭。
經金翅大鵬和斥候的報告,草原人離這里只有20里宿營。
古風決定在這里設伏,在這里,設置三道暗裝,靜待北方游牧的到來,離這里只有五里的地方時,這伙人卻停了下來。
“發現了嗎?”青和其他人有點擔心,狼嘎說:“衛,出吧!”
古風搖了搖頭。
事后得知原來這支部隊的組成有兩部分,一部為“葷粥”,一部為北戎。
這里還要說說北方馬背上的民族。
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族同時生長4在祖國的大地上。農耕和游牧民族的爆發沖突,往往就是極惡劣的天氣出現的時期,在原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爭奪資源更為殘酷,說白了,就是爭奪生存權。
葷粥、北戎是這個時代的北方主要的兩個游牧民族。葷粥,在500年前被黃帝合圍,在黃帝的痛擊下,遠走高原,一去就是500年,這次來勢洶洶,頭領阿古勒被古風擊殺。
北戎首領阿莫多在第二次圖騰之戰被擒放出,保證“有鏟神在我們在,我不會出現燕山以南!”
北戎和葷粥合作,阿莫多執意向西,躍陰山,避開古風。
多日的行軍,勞苦不說,飛鷹傳報,阿古勒被殺,阿莫多想回師,葷粥軍鐵蒺藜執意向南,向南進軍。
上午十點鐘的時光,終于敵人來了!
最前面負責觀察狼嘎格外著急、興奮,全身火辣辣的。
前面是尖兵,后邊是大隊人馬,順路大搖大擺地叫著,吹著口哨跑著。
葷粥前鋒頭領阿布泰的騎在馬上,一搖一晃地舞動馬鞭子,好安逸呀,簡直像游山玩水哩!從北一直行來,沒有遇到強大的抵抗,甚是得意。
有一個小兵,馬鞭一晃把阿布泰的馬驚了,阿布泰用鞭子朝那當人的頭上猛抽……
古風在山沿上看著兩只擲矛在手,緊盯著溝里的敵人。
這就樣的草原人!還想進攻黃帝祖陵!
狼嘎牙咬得吱吱響,臉色通紅,鼻孔扇動,眉頭擰成一條繩。
戰士們一個個都伸長脖子瞪起眼看,敵人差不多全部進到大溝里了。他們凝神屏氣,好像盯著一個轉眼就要劇烈爆炸的什么東西。陣地上罩著讓人呼吸困難的悶氣。這種悶氣掩蓋著焦灼、渴望、緊張!
大約,又過了十來分鐘。
古風下達進攻的號令,憋在人心里的那股氣,一下子給爆發了;那看來寂靜和空虛的陣地,也一下子給翻騰了:青化砭上空,弓箭,石塊、擲矛飛舞,敵人混亂了。
阿布泰加速前沖,想盡快突圍,暗裝,陷坑,絆馬索飛起!
“沖呀!”
“勇士們!沖呀!”
勇士們像猛然暴漲的山洪一樣,向山溝中沖下來了。
青化砭左右山頭上的擂起戰鼓,一個鼓手站在一個最高的山頂上,揚起頭用全身氣力敲打著,錘擊著。
跑得最快,伸得最突出的當然是朗嘎。
古風大喊一聲:“堵住敵人屁股就是勝利!”
小然后面殺出。
土坡上,塵土漫天。
小然在一塊高地上指揮著像長劍一樣斬斷敵人的退路,這山溝不寬,斬斷敵人退路的小然一口氣殺到指定地點,就是七八百米。
青化砭川道里,擁滿了敵人。敵人像潮水一樣,嘩地涌流到東邊山根下,碰到迎頭爆發弓箭,陷坑,嘩地流到西山根下,戰場上,是一片投降的喊聲,開始了近戰格斗。
這時,中間突出一對人馬,堯的400兵兩面夾擊,從山上撲下來,沖入敵群了。
黑頭(堯將領)率部族士兵順溝活捉了葷粥頭人阿布泰。阿布泰的馬被古風的擲矛擊殺,送給黑頭一個天下的人情。
阿布泰臉抽動流冷汗,干瞪眼,瞎咕噥:“就這樣完了?就這樣完了?……”
看樣子,他像是很不服氣,也像是不相信他目前的處境。過了一陣,他咚地往地下一蹲,雙手抱住頭,氣憤若狂地嘟囔:“想不到,太快!想不到,太快!就全軍……就全軍……想不到!萬萬想不到……”
溝渠、河槽、山岔里,有些零散的敵人,還在拼命抵抗,只有鐵蒺藜帶領十幾個人逃回北方。
而阿莫多一看到是古風,抵抗不久便投降了。
一場戰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次戰果頗豐,得到馬匹就五六百頭。
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十月二十三日,古風一行獻俘于軒轅,堯大喜,晉升云中營衛。
同日,昆侖傳來消息,海子產下一子!
思緒再次把古風帶入黑海之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