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鐵馬冰河(一).
- 新野忘
- 務軾
- 3905字
- 2019-12-22 19:26:58
古風來到古代第四個年頭,這年八月初二,天氣才開始放晴,難得的有了幾天晴好的天氣。
可是今年的收成幾乎是絕收。即便是高處坡地上,稻谷所剩無幾。度過糧荒,又成了天下人的共同的難題。
古風的日子很不好過,因為紅邱處在汪洋大海之中。
和往年相比,還有個夏收,今年卻沒有什么收成。還好的是,令支水稻種了一些,但還沒有成熟。
古風召開族群大會,議題是否另外尋找高地謀求生存。
可很多族人不同意,因為這里的房屋很好,太多的心血在里面。
古風說:“我也不舍啊!”
“一是離故鄉越來越遠,有人不止一次的遷離,離開故土。”
“二是這里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我們投入太多精力,但大海就在離這里十里之外,可能隨時陷入大海之中,這里已沒有我們生存的依賴的地方,令支離海雖遠,但可種植的土地不多,這是我離開這里的最要的原因。”
“三是離開這里,到中原,我們處境,我們的方向都是問題。”
“可生存是第一要務,人都沒有了,還談什么?”
祈年殿一片安靜,甚至有了哭泣的聲音。
狼嘎首先跳起來:“頭領,我們可以掙命,去捕魚,打獵,甚至我們到大草原獵食,沒有糧食的時候我們有過,我們都活過來了,甚至我們去強他娘的。”狼嘎的話震得大家耳膜響。
古風掃著四周,看大家的態度,但總體還是安靜的,只想耗在這里。
“該是變得時候了,太安逸了,即便是在大災面前。”
“農耕喪失原有的一些斗志。”
古風抬起頭:“原始農業是脆弱的,靠天吃飯,而今洪水泛濫,不止一年,而大家卻沒有準備好大災的準備,以為今年過去了,告訴你們,洪水十年,二十年也過不去。”
“沒有吃的,怎么辦?”
“弱肉強食,我們需強大起來,殺出一條血路。我們要__掙__命!”古風大聲說。
“我們要占領一些生存挑件好的地方儲備起來,我們敢于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斗爭。”
古風的話激起一陣漣漪。“我們還會回來!重建家園!”全族大喊:“我們回來,重建家園!”
全族分成四個百人隊。
一隊隊正布,向北,由張家口向草原,進云中郡(河套平原)。
二隊隊正斗,小然為副,也向草原,互相配合,駐扎在WLCB,有小然和金雕大鵬居中呼應,傳遞消息,小然的功力古風也放心。
三隊狼嘎先行,向西南太行山走涿鹿,進大同。
四隊古風和赤向隨后跟進,前往大同。
最后目帶20人封存祈年殿和收尾工作隨后開拔。
離開溫暖的家,有種投身大自然的感覺。沒有了依靠,沒有了保護,古風再一次遷徙。
洪水還沒有徹底退去,古風在風吹雨打中前進,其實這一行動報給了北岳,在第一圖騰之戰時,鯀身邊的叫“壯”的青年漢子就是北岳的護衛,每次鯀到涿鹿都有壯漢護衛。古風的求救、遷徙得到北岳和的支持,北岳也報給了堯帝。堯大喜,欣然同意這一請求,還給了古風一個北方副工師的虛頭銜(從五品)
堯61年九月初一,古風趕往大同,和搶東西的北方游牧民族相遇,這才引發第三次圖騰之戰。
501年九月初一(農歷),堯從帝都高辛經晉陽前往軒轅帝陵開始三年一次的祭天大禮。
九月初十,古風的族群抵達張家口進行集結。
得到北岳的傳訊,立即開往大同。
因為一個叫“葷粥”(注: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記.五帝本紀》)草原游牧人來了。原來呀草原這個冬天來得很早,以前就下了幾場雪。
“胡天八月即飛雪。”
前一段時間那場大雪更大,這場大雪,天空大地好像都被凍住了,茫茫草原看不到聲命的跡象。
北方游牧民族分三路南下,西路越陰山,達云中,越黃河道,向黃帝陵進關中。
中路越燕山,向大同,進攻堯都晉陽(今太原)。
東路走令支(古風大本營),各一千多騎。東路沒有發現什么(古風已離開),北退轉大同。
大同出現了大批騎兵,在壯的強烈要求下,飛鴿傳書征集令,玄色的調令顯示出軍情緊急。
大同,北岳的駐地。
大同,位于桑干河的盆地,而大同城東10里,就的后世有名白登山,
這里發生了著名的“白登山之圍”。這件事發生在軒轅2497年(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冬季,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壓韓王信叛亂。隨行的主要謀士是陳平、婁敬,將領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劉邦漢軍進入太原郡后,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SX省沁縣一帶)一戰,大獲全勝。
由于漢軍節節勝利,產生了麻痹輕敵的思想。劉邦到達晉陽后,聽說匈奴駐兵于代谷(今SX省繁峙縣至原匈奴平市一代),于是先派人偵察冒頓虛實。而冒頓將其精銳士兵、肥壯牛馬等隱藏起來,只顯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攻擊。
匈奴用的是用老弱病殘引誘出城,繼而包圍。
歷史驚人的相似,游牧民族“葷粥”也是用誘敵的辦法,北岳被圍困在白登山南麓,只不過戰役的規模小了許多。
兵力對比:北岳800步兵對游牧的1200騎兵,但北方民族且有新的增援的跡象。
九月十八日,雙方決戰。北岳回頭顧望,身后的大纛迎風招展。將士與旗幟似乎已將這塊谷地填滿,但若是認真說來人也不過800人。
年過70的四岳之一的北岳羲和虛發斑白,濃重的雙眉長長的壓著眼皮,這位北方總督最高領導人的眼角的魚尾紋像一條條深深的溝壑。黝黑的臉上,盡是滄桑。
沉靜如山的臉就看不見異樣,但緊抿的雙唇透露出他心中的緊張。昏黃的雙眼,盯著西面的敵人。足足有上千的騎兵,有的還是一人兩騎,將回大同的去路完全堵死。
北岳暗恨自己,今天太過貪功,小小的計量,引得他上鉤。
老將軍出去入只是想趕跑入侵的敵人,但沒想到,這一小股只是一個誘餌,等著他自投羅。圍困在這里已是第三天了,而這里離大同大本營不過十里。
十里,讓你無法突破。
“岳.....岳,怎么辦?”
“慌什么?!”北岳大怒。
當又一輪敵人沖陣,看到手下的怯懦,反而讓這位老而彌堅的統帥擺脫了不安,重新堅定起來。
如果在平等的情況下,以同樣的兵力正面對抗,無論是野戰還是攻防,并不輸陣,此時華夏人,兇悍勇武,并不輸于北方游牧民族。
“壯!”高大英俊的壯從馬上跳下:“屬下在!”
北岳抬起沉重的右臂說:“你帶本部上去沖上一沖。”
語氣很平淡,老將抬頭,渾濁的眼睛在一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壯命令忽然起立,眼睛發紅,抓起狼牙棒,怒吼如雷。
壯是他的護衛,也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將軍。
百騎兵旋風般的正面沖突,一頭撞入聚集在南谷口葷粥騎兵。壯手持狼牙棒,人馬過處帶一條血痕。逼得當面敵人不斷向后退開,壯的意圖很明顯,擊殺敵酋,實行“斬首”行動。
敵中軍大纛忽起,敵人的援軍來了,向上壓來,巨大的人數優勢,戰場如同蹺蹺板一樣,一方士氣下落,另一方士氣便會應相應上升。壯正在回撤途中,鼓號聲便從游牧的陣營中響起。兩千多狼圖騰的頭飾分兩路黑壓壓的過來。
老帥不禁閉起眼睛:“真的葬身此地嗎?我真的.........”
“給我殺!”
老帥張弓搭箭,弦飛箭出,平常人要兩三次呼吸才能完成的動作,在老帥手中,卻陡然加快了數倍,仿佛時光的流逝變得迅疾起來。長箭搭在弓上的時間就只有一眨眼的工夫,只看著弦在顫,聽得聲在響,一道道白光破空閃過,卻無人能辨清箭矢是如何飛出。
單靠一人之力,就抵得上一隊出色的箭手。
老帥把弓扔下,老帥興發如狂,抓起狼牙棒率隊出擊,跟隨堯帝無數次上陣,不知多少次的在鼓聲中穩步上前。一名名游牧人倒在他的槍下,一面面戰旗落在他的腳邊,震蕩的軍鼓就老帥的另一顆心臟,在戰場上,鼓聲一響,便能讓他的血脈沸騰如煙。
戰斗打響到現在,年過七旬的老將呼吸已變得很急促,汗水在褐色的肌膚上流成小河。刺骨的寒風中,赤裸的肩膊上熱騰騰的白氣冉冉而起。
老帥很清楚,參戰的每一位將校都很清楚,這樣的相持持續下去,輸得肯定是兵力匱乏的一方。
退無可退,進無可進,如何破局?!老將軍的周邊護衛越來越少。
幾員敵將合為老帥,老將須發皆張,爆喝連連。
突然,遠方響起嘹亮的號角,壯大喜,大叫:“我們的援軍也來了。”
百登山上,一大隊人馬殺出。
有玄色調令在,古風率張家口,涿鹿集結一百多人共聚集400馬步兵星夜趕來。悄悄登上白登山頂,就看到北岳的生死危機的一幕。
古風不敢怠慢,指揮軍隊從白登山向風一樣沖下來,混合弓箭,其中有古風的200只鐵質長箭,一時人仰馬翻。
敵酋阿古勒大驚,但阿古勒不愧為草原名將,立刻大聲呵斥,整頓人馬,大纛不退反進。
古風如旋風一樣殺到北岳眼前,古風只能痛下殺手,連斃兩員敵將:“北丈,末將來遲,聽候您的調令。”
說完交上玄色令牌。
北岳大喜:“好!將軍,出!”
古風轉身,一把長擲矛在手:“北丈,你看那敵首!”
說完一聲暴喝,長矛離手,直擊大纛下的敵酋。
阿古勒眼前一片血紅,他眼睜睜看到自己的生命迅速逝去:“我就這樣去了嗎,就這樣敗了嗎?”
巨大的沖擊力連同后面的幾個騎兵沖飛了出去,敵人一片大亂。
古風連續擲出七矛,例無虛發,在火光電石中瞬間完成,另外幾個敵人頭目應聲落馬,血光迸射,群龍無首,心驚膽戰,迅速潰敗。
看到古風的神勇,北岳心中大慰。
這時,忽的后方大火起,馬見到火光,亂蹦亂跳,一隊人馬從后面殺出,又是一輪箭射。
一員女將,墨刀出,天下膽寒。
敵人四處奪路而逃。
游牧人含恨而走,老帥心中也大恨和大爽,揮棒而出,大叫:“好久沒有這么干過了!”古風大驚,叫到:“北丈,交給末將了,您可保重,你可是國寶,定海神針啊!”
北岳大笑:“好,交給你,痛擊這幫豎子!”
得此良將,又如此知趣,北岳甚是喜歡。
古風大喝:“尊大帥,出!”
此戰役,得馬20余匹,其中就有阿古勒的坐騎,送給北岳,北岳大喜。白登山上山下一片歡騰。
得勝歌沖天而起:
如同在和應,數里外的大同城中,一陣歡呼聲同時響起。幾天的擔心,驚慌在此時爆發了,千百人的歡聲,驚動了天地。
“是得勝歌!”
“是回來了!”
這是炎黃男兒得勝歸來的歌聲。
“丈夫氣力全,一個擬當千。
猛氣沖心出,視死亦如眠。”
得勝歌聲出自于千百人之口,越過數里的距離,飄揚自天際,其中的興奮,大同的周邊的鄉村田野都響起歡快的歌聲。我
“率率不離手,恒日在
“譬如鶻打雁。左右悉皆穿!”
不知何時,古風也加入了合唱,歌聲震動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