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鹮的遺言(譯文紀實)
- (日)小林照幸
- 3582字
- 2019-11-06 16:02:09
2
今天收集到二十二枚糞便,其中一大半尚未完全干燥。春雄推測,未干的是剛剛排泄的,其余可能是昨天傍晚時分,朱鹮在飛行過程中排泄的。
拾糞完畢,春雄右手拿勺,左手拎相紙袋,走回放背包的地方,開始收拾工具。背包里有一臺裝有300毫米長焦鏡頭的相機,春雄有時不用望遠鏡,而用它進行拍攝。
“佐藤老師,早上好!”春雄正在收拾,聽到身后有人叫自己。這個聲音并不陌生,它來自這間農具屋的主人,一位年老的農夫。割完稻子,他正要去山腳的果園修剪柿子樹。
春雄摘下綁著樹枝的帽子,轉身回應。現在是早上7點整。
“今天見著朱鹮了吧,春雄老師。”農夫見春雄神采奕奕,微笑道。
農夫比一米六五的春雄還矮些,春雄把臉湊向他:“老爺子,這您都知道?”
“那還用說?老師來這谷平三年了吧,但凡見不著朱鹮,還有,撿不到鳥糞的時候,您的聲音動作都不一樣,無精打采的。要是見著了,您可高興了,像今天一樣。而且……”
農夫口中的“佐藤老師”“春雄老師”“老師”,此刻身著的工作服污跡斑斑。這也是見著朱鹮才會有的。
春雄在佐渡遍尋朱鹮的蹤跡,調查了近五年,才得知這谷平是最佳觀察點。即便清晨和上午沒來,他傍晚也會來。農夫漸與春雄相熟,便同意他使用農具屋作觀鳥之用。有時,春雄傍晚觀鳥累了,就直接在里面睡去。
“看來我反倒成了老爺子您的觀察對象了。今天來了六只,我仔仔細細看了二十多分鐘呢。晨光里的朱鹮,漂亮極了。”
他自豪地給農夫看剛做的記錄,還高興地補充道,今天撿了二十二枚鳥糞。
“我見過夕陽里的朱鹮,身上閃著金光,我都看呆了。不過,朝陽里的朱鹮我倒是沒見過,肯定特別漂亮。佐藤老師今天也是六點來的?”
農夫的語氣從羨慕開始轉為佩服。
這處谷平位于兩津港東南五公里的山里,可遠眺兩津灣。這山屬于一個以農業和漁業為主的村子,叫“椎泊”。據土地登記簿的記載,這里叫“椎泊谷平”。
春雄的家在一個叫“加茂歌代”的小村落,位于佐渡的門戶兩津港以西四公里,加茂湖北面的山坡上。在春雄家后的山里或是院子里,能見到黃鶯、繡眼鳥、大葦鶯等鳥類,以及貂和“機靈仔”(貍,佐渡方言)。不過,那里未曾有過朱鹮。
春雄幾乎每天清晨4點半出門。經兩津港到椎泊大概十公里路程,騎自行車五十分鐘。到達椎泊后,有一個公交車站,那里有一個叫“真木”的村落。春雄從真木上山,繼續騎行六百米后,放下自行車,再快步走三公里左右山路,四十分鐘后到達谷平。此時差不多是早上6點,春雄開始為觀鳥做準備。
“……日復一日,不容易啊。去年這個時候,您整整一周沒來,我尋思怎么回事兒呢,不會是病了吧。問我們村在兩津高中上學的孩子,說您帶隊去修學旅行了,我這才放心。”
這事聽農夫說起過多次,每次春雄都忍俊不禁,既笑農夫,或許也笑自己對朱鹮無可救藥的執著。
農夫來了,春雄便要把農具屋讓出來,然后走下綠色的臺階,回到山腳,去兩津高中上班。看表。早上7點9分。這山里的老人家作息規律,也許是托他的福,春雄至今沒遲到過。
春雄向農夫道謝,背上背包。上山花了四十分鐘,下山只需二十五分鐘不到。到兩津高中需再騎五十分鐘自行車。員工會議8點40分開始。因為他是班主任,8點30分之前必須趕到學校。
春雄的自行車內胎不是空氣內胎,而是海綿。雖然完全不擔心爆胎,但蹬起來費力,坐著也不舒服。不過,或許因為心理作用,見著朱鹮的日子,春雄都騎得格外輕松。
自行車駛上平路,速度穩定下來。
(佐渡啊!朱鹮啊!)
春雄在心中贊嘆。吸引他的不只是朱鹮,還有朱鹮棲息的佐渡島。他為這里的水、空氣和土地感到驕傲。
佐渡面積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周長大約二百十七公里,是沖繩本島之外日本最大的島。從空中俯瞰,它形似右半部下沉的字母“H”。人們把“H”的左邊,即島的西北部叫作“大佐渡”,把右邊,即島的東南部叫作“小佐渡”,大佐渡山脈和小佐渡山脈平行延伸。
大佐渡山脈比小佐渡山脈高,八百多米的山峰此起彼伏,最高峰金北山有一千一百七十二米。小佐渡山脈最高峰僅六百四十六米。夾在大佐渡山脈與小佐渡山脈之間的部分,是大米之鄉國中平原。從高空眺望,春雄剛才觀鳥的椎泊谷平,位于小佐渡山脈的右上部。
今日萬里無云。在通往兩津高中的路上,迎面能望見遠處的大佐渡山脈,金北山頂覆蓋著耀眼的白雪。
“早上好!”春雄騎車穿過校門,傳來學生的問候。有個話多的男生,見春雄穿著臟的工作服和長靴,揶揄道:“老師,大清早又看朱鹮去了?”春雄暗自苦笑。
來到更衣室,春雄用冷水擦身。見到了朱鹮,他本就亢奮,再加上騎車趕路,他全身熱得發燙。這時候,冷水最舒服。擦完身,春雄換上放在學校的西裝,用手帕擦擦汗濕的頭發,再匆忙地在鏡子前將頭梳成三七分后,進入辦公室。
“喲,佐藤老師班師回朝啊。”
“今早上有什么驚人發現不?”
兩津高中男女同校,分為普通班、服飾班、商業班、漁業班、水產制造班,全校學生六百余人。春雄雖說在觀鳥,但并不是生物老師。他負責一個商業班,講授簿記、日文打字機打字以及計算實務。他教學時從不提朱鹮。即便有鳥飛到窗邊,他也不會理睬,而是繼續講課。
教務非常繁忙。雖然春雄放學后也想去谷平,但即使3點多下課,放學也要5點半了。只有上半天班的周六和夏季,他才可以放學后去谷平。
6點多到家。對于春雄而言,今晚有兩大樂趣,一是把今天早上的記錄補充細化后謄抄到一個厚筆記本上;二是研究鳥糞。
春雄的妻子照子僅憑春雄開門的動作,便知道他今天收集到了鳥糞。這個身材瘦小的女人,能從丈夫開門的動作讀到他的一天。
春雄的房間在二樓。里面有一張桌子,上面放有水、玻璃培養皿(直徑六厘米,深約兩厘米)、大盤子(五倍培養皿大小)、濾紙、茶濾網。鳥糞要放入盛水的培養皿中溶解一天。今晚,春雄要觀察的是前一天采集的糞便。
為了了解朱鹮的食譜,春雄從兩年前開始采集鳥糞。他先將糞便用水浸泡一晝夜,再用濾紙或茶濾網過濾,然后用小鑷子或針取出里面的不消化物。
常見的不消化物有小河蟹的殼、昆蟲殼、泥鰍和鯽魚的骨頭,以及類似川蜷殼或田螺殼的碎片等。
春雄把采集到的糞便和不消化物放入長二十厘米、直徑五厘米的玻璃標本瓶或培養皿中,并標明采集年月日和采集地,小心存放在書架上。見不到朱鹮的日子,他也到山野里采集糞便。這樣,第一年收集的朱鹮糞便就超過了一千枚。
用這樣踏踏實實的笨辦法,春雄了解到,春到秋季,朱鹮多捕食蚱蜢、蝗蟲、豉蟲等昆蟲,以及泥鰍、鯽魚。冬季,吃的小河蟹變多。夏季采集到的糞便比冬季多。這些現象與降雪以及農田有密切的關系。從春到秋季,田里有許多昆蟲、泥鰍、貝類,但冬天一下雪,很多動物冬眠,朱鹮就不得不去有流水的河流、小溪覓食。夏季,由于食物種類豐富,朱鹮便很少選擇小河蟹,而冬季,小河蟹卻十分珍貴。朱鹮以此維持食物的平衡。
春雄還發現,朱鹮只吃動物性食物,不吃植物。另外,觀察朱鹮,最好去它覓食的地方。谷平的小河里,就有大量的小河蟹。對于春雄而言,冬季觀鳥也是一大樂趣。
過濾鳥糞的時候,春雄總是擦亮眼睛,滿懷期待。雖然房間的窗戶一直開著,但屋里總是彌漫著一股雞糞味兒。春雄的鼻子早就適應,不覺難受,不過家人卻只好忍著。若是到了晚飯時間春雄還埋頭于分離鳥糞,他們也懶得看春雄一眼,只是喊一嗓子:“你先把飯給吃了!”然后,一兩個小時過去,仍然不見他從房間出來。
“你瞧你,為了那個朱鹮,起早貪黑地……”
照子發起牢騷,春雄只好跟她講在谷平的晨光中飛翔的朱鹮之美。
這樣的牢騷在忙碌的秋收時節達到頂峰。春雄的養父是農民,僅農田就有1.5公頃,春雄是家里重要的勞力。
這周日的上午,兩津高中舉行日文打字機打字、簿記和珠算的鑒定考試,春雄監考。下午,他又要去谷平。照子不滿,春雄搪塞道:“好了好了,我明天下午不去谷平,去地里干活。”這樣的承諾照子聽過無數次,卻極少兌現。這種時候,照子會說:
“你這樣的人,就叫‘懶鬼過節才下田’,敏子和洋子總念叨,爸爸去哪兒了?老三快要生了,家里的事你再不管……”
“懶鬼過節才下田”是佐渡的諺語,說懶人一年到頭沒幾天在干活。話說到這份兒上,春雄心里也不好過,但卻沒能動搖他對于朱鹮的堅持。
日復一日,春雄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朱鹮上。某個周日,發生過這樣一件事。這天,春雄準備夜宿農具屋,早上4點,他把昨晚的剩飯菜裝進便當盒,離開了家。可是,晚上7點左右,春雄卻回來了。照子問他是不是觀鳥不順利,春雄說不是。
“晚霞里的朱鹮太美了,我拍照拍得入了神,沒想到膠卷一會兒就用完了。”
晚飯后,春雄躺在床上,本打算明天一大早再出發,轉念一想,反正農具屋里還有剩飯菜,我去那兒睡吧。于是,他跟照子打了聲招呼,旋即又去了谷平。
那次以后,照子也心軟了。也許這就是緣分,照子想。漸漸地,她開始幫著分離鳥糞,再后來,照子每天清晨4點起床,做好早飯和午飯便當,送春雄出門。有時,春雄因為第二天要去新潟市出差等原由,不能去觀鳥。本來睡前跟照子講好不用早起,可到了第二天早上4點,這倆人照樣起了床,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