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穩定預警管理制度研究
- 孫午生
- 722字
- 2019-11-22 17:31:07
第二章 北京市社會穩定形勢分析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中國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Ⅷ度高地震烈度地區,水資源短缺,受多種氣象災害影響,存在諸多產生突發事件的自然條件。北京是超大城市,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經濟要素高度積聚,政治、文化及國際交往活動頻繁。北京中心城區經濟社會活動集中,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多,遠郊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后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萬人,增長0.1%,增量比上年減少16.5萬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1]北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超過1萬美元,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國慶60周年慶?;顒拥某晒εe辦為標志,北京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階段。所以,制定北京社會穩定預警管理體系,對于積極防范和及時處置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增強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實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建設目標,構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