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三天讀懂經濟學(最新升級版)作者名: 大眾財經圖書中心本章字數: 2436字更新時間: 2019-11-18 18:00:31
第3節 成本收益案例分析
本節以案例的形式,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活動做成本收益分析,并通過成本核算,來得出執行何種活動的結論。這種鮮明生動的方式,應該更有利于讀者對成本核算的理解和應用。
■機動車駕駛員與安全帶法案
在世界各國,安全帶都是汽車的必備附件。駕駛員(很多情況下其他乘客也是如此)在車輛行駛途中被要求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政府強制機動車司乘人員使用安全帶的出發點很明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車禍出現時車上人員生還的概率。
但是,安全帶法案不只實現了提升車禍人員存活率的目的,還同時產生了其他影響。這項法律還通過改變激勵而影響了行為。當車上人員認識到使用安全帶會給他們的生命帶來更高的保障,他們在快速行車行為上的成本與收益對比就發生了改變——快速開車的成本變小了。因此,安全帶對司機的激勵效果是,他們的車開得更快了。緩慢而謹慎地開車是有代價的,因為這要耗費司機的時間和精力。當決定謹慎開車的程度時,理性的人會比較謹慎開車的邊際利益和邊際成本。
不僅如此,如果安全帶法案僅僅會在側面導致行車速度的加快,這并不會降低該項政策對政府的吸引力。然而實際上,盡管行車速度加快本身并不會對任何人的利益產生不利影響,但這會在其他方面增加利益損失的風險。車速提升最明顯的影響在于,車禍次數增加了,而且在車禍中車輛以外的經濟體受到的負面影響增大了。比如,行人在車禍中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圖2-6 行車速度與駕駛員死亡率之間的關系

圖2-7 行車速度與行人死亡率之間的關系
經濟學家薩姆·佩茲曼在1975年的一項研究中說明了汽車安全法實際上有許多這類影響。根據佩茲曼的證據,這些法律減少了每次車禍的死亡人數,但增加了車禍的次數。凈結果是司機死亡人數變動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數增加了。
■游戲機,扔掉還是繼續使用
一名功課壓力大的學生,用儲蓄了3個月的零用錢買了一臺游戲機。由于游戲機更新換代很快,半年以后,學生就會對這臺游戲機失去興趣。但是接下來的半年剛好是他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過了這段日子,他將失去在學校學習這些寶貴知識的機會。那么,這名學生應該對游戲機物盡其用呢?還是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知識呢?
這又是一個成本收益核算的問題。表面上看來,如果接下來的半年,學生選擇學習而不是玩游戲機,那么他進行學習活動產生的機會成本就是3個月的積蓄,很明顯這對他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另外,如果他選擇玩游戲而不是學習知識,那么他玩游戲的機會成本將是這半年來可以學到的知識。下面我們就對比一下這兩種選擇的收益和成本情況。
購買一臺游戲機的成本通常在幾十美元,這對一個孩子來說不少,但對一個成人來說只是一頓飯的成本,并不算多;而半年的學習所得,對人成年后的貢獻則是巨大的,這些知識在孩子成年之后所能產生的利潤要遠遠高于這臺游戲機的價錢。因此,用半年時間來玩游戲機的機會成本(知識在大半生所產生的利潤)要遠高于用同樣時間來學習的機會成本(游戲機的價錢)。
收益方面,兩者都沒有什么直接的收益。因此,成本的高低就成了決定選擇的因素。很顯然,孩子應該選擇成本更低的經濟活動,也就是學習知識。
■返現型保險真的那么誘人嗎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關于兩全保險的例子。一份從受益人2歲開始繳納保險金的少年英才險,連續繳納8年之后,受益人可以在特定的年份獲得生存保險金。保險的生存保險金給付比例為投保金額的160%,從利潤收益的角度來看,投保人和受益人的集體是必然獲利的。這可以算作投資的一種方式。
表2-2 返現型保險的返現方式

那么,有著如此豐厚的收益,人們是不是該對此份保險趨之若鶩呢?并不盡然。下面我們就從成本收益對比的方式來分析一下這個保險,或者說投資的優劣。
完成這一筆具有投資特點的保險的成本是其他的投資。最保險也是最簡單的投資就是銀行定期存款。從我國存款利率圖表可知,5年以上整存整取的利率為5%左右,那么連續8年的存款利息為存款總額的0.477倍[1],已經接近了此份保險的獲益比率。更重要的是,由于保險返現要到25周歲才最終完成,這期間的23年左右時間,同等數量的本金如果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其收益應接近1.0523-1,即2.07倍的收益,遠高于上面保險能夠給出的0.6倍的投資收益率。
因此,從純資金收入的角度來計算成本收益,投資保險的成本遠大于投資存款的成本,投資人并不應該把錢交給保險公司,而應該交給銀行打理。
■最大的成本
富翁看見漁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對他說: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魚?漁夫問:告訴我,打魚為的是什么?富翁說:為了掙錢,成為富翁!漁夫問:然后?富翁說:那就不用干活,到沙灘上曬太陽啊!漁夫笑:我現在不正在曬太陽嗎?
上面講到了機會成本的概念,并指出時間是所有人和經濟體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必然要付出的成本,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講是最大的成本。下面將給出另外一種對于經濟活動中的最大成本的分析和結論。從實踐的角度來講,下面給出的結論更加符合實際,也更具指導意義。
人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說辭,世界上80%的財富被掌握在20%的人的手里。這就意味著貧富差距的存在,換言之,這世界上的人中,有窮人也有富人。有人說窮人和富人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緣于祖輩上積累下來的財富的區別,但實際上這世界上白手起家終成巨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為什么同樣的起點,有的人貧窮或者溫飽一輩子,有的人卻能在人生歷程中攫取到大量的財富呢?
為了尋找致富的秘訣,人們開始對這些致富的個案進行研究,并把他們的成功歸結于這些人的某些性格特點、對這個世界的某種特殊的認識。其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致富能力的強弱,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人們的經濟目的不同。
近些年,富二代、官二代、洋二代的稱呼在人群中頗為流行。很多并非此列的人則用“做不成富二代,就做富一代”的口號來激勵自己。很明顯,這些人的經濟目的在于致富。但并非所有人都把致富作為生活的第一要務,節首漁民的經濟目的就在于曬太陽,而非致富本身。事實上,相對貧窮的人中,對閑適的生活有著更大眷戀的比例要遠高于這種類型人群在富人中的比例。
[1]本節利率按照復利計算法則進行,有關復利算法的知識,在利率相關章節中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