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狗和外部效應
老張挺喜歡狗的,而且偏愛那種高大威猛的犬類。以前條件不允許,老是和別人在一起合租房子,所以沒辦法養狗。現在他有了自己的房子,老婆又不反對,于是就到狗市買了一只牧羊犬。
狗買回來后,老張給自己的愛狗起名叫“豆包”,他為豆包準備了一個漂亮舒適的家和可口的飯菜。一開始的時候老張挺高興的,豆包給他帶來不少樂趣,老婆不在家的時候他還可以和豆包說說話,平時遛狗的時候鄰居會說:“這狗真漂亮。”聽鄰居這么說,老張心里挺美的。而且豆包還比較安靜,不招人煩。
可是一個月都沒過,麻煩就來了。豆包熟悉了家里的環境后,慢慢地就不拿自己當外人了,也不那么安靜了,晚上老張和老婆睡覺的時候,豆包總是會時斷時續地叫上半個多小時,快把老婆給煩死了。除此之外,豆包還經常亂翻家里的東西,把老張家翻得亂七八糟,有時候還會跳上臥室的床,這讓老張的老婆忍無可忍,為這事和老張吵了好幾次,她要求老張盡快把豆包送人,可老張就是舍不得。
【每天學點經濟常識:外部效應】
豆包在給老張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給老張帶來了很多煩惱,這些煩惱就是老張買狗所產生的外部效應。經濟學上的外部效應一般被稱為外部性,而外部性又可以稱為溢出效應、外部影響或是外差效應。具體是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這種影響分為有益的影響和有害的影響兩類,其中有益的影響被稱為正外部性,具體是指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讓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不需要花費代價。例如某地政府或是某個人修復了某座古建筑,從而讓人們欣賞到了這些古跡的魅力,并感受到了古建筑物所帶來的歷史滄桑感,而消費者是不用承擔古建筑物的修復成本的,這就是正外部性。有害的影響則被稱為負外部性,具體是指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讓他人或是社會受損,而造成負外部性的人卻沒有因此承擔成本。比如老張養狗影響老婆的休息,這就是負外部性。
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污染物就是一種負外部性。在一個地方建一棟造型美觀的建筑,讓該地區所有的人都可以欣賞到這道美麗的風景,這就是一種正外部性。
其實,外部性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比如有的人認為外部性是指廠商或者是個人在正常交易以外為其他廠商或是個人所提供的便利或是施加的成本。也有的人認為外部性是企業或是個人向市場之外的其他人所強加的成本或是利益。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馬歇爾和庇古在20世紀初時提出的,指的是一個經濟主體在自己的活動中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了一種有利影響或是不利影響,這種有利影響所帶來的利益或是不利影響所造成的損失都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本人所獲得或是承擔,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
從理論上說,任何一種經濟活動都會產生一定的外部影響,也就是都有其外部性。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外部性呢?答案是讓外部性內部化,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某種制度安排讓經濟主體(個人或是企業)進行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收益或是社會成本轉化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把技術上的外部性轉化為經濟上的外部性,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原本并不存在的貨幣轉讓。
政府可以通過立法對負外部性征稅,甚至可以進行嚴厲的懲罰,比如生產香煙的企業通過出售香煙獲得利潤,但是抽煙的人卻因此損害了健康,因此政府就要對生產香煙的企業征收重稅;還要對正外部性進行補貼,例如植樹造林可以改善環境,政府就要對參與植樹造林的人和企業進行經濟補貼。這樣產生負外部性的經濟活動就會因為得到抑制甚至是打擊而慢慢變少,產生正外部性的經濟活動就會因為得到激勵而逐漸增多。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私下談判去解決外部性問題。比如老張養狗影響到了老婆的休息,那么老張就可以和老婆談判,要么老張給老婆提供補償,讓老婆同意他繼續養狗;要么老婆給老張一些甜頭,讓老張放棄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