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考研筆記4:憲法學作者名: 北京天一智誠法學教育圖書研發中心本章字數: 1259字更新時間: 2021-09-26 15:44:39
第五節 憲法效力
一、憲法效力概述(2016年已考名詞解釋)
1.是指憲法的法律強制性和約束力,是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對整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進行調整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2.憲法效力分為形式效力和實質效力:
(1)憲法的形式效力表現為憲法的法律位階具有最高性。
(2)實質效力又可分為時間效力和地域效力。
3.憲法效力也應包含應然效力和實然效力兩個方面:
(1)憲法的應然效力指憲法的規范效力,是憲法文本中所規定的關于憲法至高無上效力的法律地位的規范表述和價值申明。
(2)憲法的實然效力指憲法實現的事實狀態,是憲法規范對其所調整的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各個領域的人與事所具有的事實上的強制力與拘束力。
▲4.憲法效力的特征(簡答):
(1)憲法效力的最高性——首先,憲法處于一國法律體系的最高位階,是其他法律規范的效力依據,其他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其次,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的根本行為準則。
(2)憲法效力的穩定性——憲法效力的穩定性不涉及憲法內容的修改、變化,而意味著一部生效的憲法在一段時間內無論在形式上還是事實上都保持著同等的效力,它表明了憲法有效規制社會生活的連續狀態。憲法的穩定性是通過憲法效力的穩定性來實現的。
(3)憲法效力的全面性——即憲法在各個社會關系領域中的有效性。憲法在本國社會關系的各個領域都全面有效,這是憲法效力區別于一般法律效力的重要特點。
(4)憲法效力保障的專門化和多元化——如發端于美國的違憲審查機制,由法院進行司法審查;德國設立的憲法法院專門行使違憲審查權:法國由憲法委員會對立法進行事前審查。
二、憲法效力的根據
(一)從憲法的形式尋求憲法效力的根據
1.從形式上看,憲法的最高效力地位就是基于憲法在一國法律體系中的至上地位而進行的自我授權。從世界各國的憲法實踐看,一般在憲法中明確規定保障憲法規范最高效力價值的內容,確認憲法規范本身的最高地位,即由憲法宣布自身的最高法律效力,規定憲法的權威大于一切國家機關和個人的權威。我國現行《憲法》也在序言中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憲法文本上明確了憲法效率具有最高性。
2.同時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首先取決于憲法的正當性基礎,包含憲法制定權的正當性、憲法內容的正當性和憲法程序的正當性等,憲法要真正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人民內心的信仰,最根本的在于憲法內容的正當性。
(二)從憲法的本質內容尋求憲法效力的根據
1.從實質上看,憲法的實質內容一是國家統治機構及其權限劃分,二是公民基本權利保障。其中,對于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有利于國家權力的正當行使,并且限制國家權力的初衷或基本出發點即在于保障公民權利,因而保障公民權利在憲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由此可見,憲法對人權和基本權利的保障是其效力根據的重要來源。
2.超脫階級立場看憲法的本質,可以說憲法效力的最根本的來源應是憲法所體現的社會共同體的意志與共識,故國民的意志是決定憲法存在以及憲法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