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婚姻家庭糾紛卷作者名: 張永峰本章字數: 758字更新時間: 2019-11-15 21:31:37
撫養子女有困難 可以變更撫養權
經典案例
1997年,郭女士與丈夫金某離婚,五歲孩子判歸父親撫養。不久金某下崗,一直沒找到工作,父子倆僅靠郭女士付給孩子的撫育費維持生活。郭女士就職于一家事業單位,經濟狀況明顯好于金某。1999年,郭女士考慮孩子即將上學,繼續由金某撫育不僅使其負擔加重,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因此向金某提出變更撫養關系的要求,可金某不同意。為此,郭女士訴至法院。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及有關規定,夫妻離婚時所確立的子女撫養關系,可以隨著雙方具體情況的變化而變更。只要是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法院可作出變更判決。本案中,金某因下崗無經濟來源,生活困難,孩子繼續由其撫養顯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郭女士經濟條件較好,有撫育能力。因此,郭女士要求變更撫養關系的理由成立,法院遂判決孩子改由郭女士撫育。
法律解析
我國《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本案中,郭女士與丈夫金某離婚,五歲孩子判歸父親撫養。爾后金某下崗,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生活較為困難。郭女士就職于一家事業單位,經濟狀況較好。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郭女士向金某提出變更撫養關系的要求,金某不同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6條第2項規定,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者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支持。故法院依法判決孩子改由郭女士撫養。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6條,《婚姻法》第3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