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婚姻家庭糾紛卷
- 張永峰
- 894字
- 2019-11-15 21:31:36
前妻違約生下子 前夫應付撫養費
經典案例
1998年3月,王某與吳某在打工時一見鐘情。2000年2月,吳某背著父母只身來到王某家中,按農村習俗舉行了婚禮。同年4月2日,雙方領取了結婚證。2000年6月,吳某父母找到王某家,堅稱吳某是其獨生女,若王某愿意做上門女婿,他們同意。否則,其母即尋死。吳某心疼母親,經與王某及其家人反復協商,王某執意不肯到女方家定居。
鑒于當時吳某已有孕在身,雙方遂達成離婚協議:吳某與王某自愿離婚;吳某回到娘家后墮胎,王某自愿給付1000元。2000年7月4日,雙方領取離婚證。吳某隨其父母回到老家后,即到當地醫院做終止妊娠手術。醫生告訴吳某:由于其之前多次墮胎,這次再墮胎將導致終生不孕。吳某經與父母協商,決定生下這個孩子。2001年2月13日,吳某生一男孩,取名吳某某。2006年8月,吳某患乙型肝炎,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且需長期服藥,父母年邁,家中生活困難。2010年4月20日,吳某以吳某某法定代理人名義狀告王某,要求王某每月給付吳某某撫養費300元。王某稱,吳某違約擅自生子,其應承擔孩子的一切費用。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后認為,雖然吳某在與王某協議離婚時約定墮胎,但事后反悔生下孩子,是其行使生育權的表現,其行為并不違法。王某作為孩子的生父,對其子未成年前有法定的撫養義務,其以“吳某生子違約”為由拒付撫養費法院不予支持。根據當地現實生活水平和王某家現有經濟條件,吳某某要求王某每月給付300元撫養費,合情合法合理,應予支持。2011年1月,法院依法判決支持了少年吳某某要求其父每月給付300元的訴訟請求。
法律解析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51條第1款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本案中,雖然吳某與丈夫王某協議離婚時約定墮胎,而事后又反悔生下孩子,但其行為并不違法,他們雙方的約定不能違反法定的義務。根據《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同時,根據本法第37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故法院依法對本案作出了上述判決。
法條鏈接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51條,《婚姻法》第21條、第3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