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勿夸所有,可為學(xué)問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764字
- 2022-02-08 08:50:46
謙虛謹慎是一種美德,更是每個人走好人生之旅的必備之具。只有謙虛,才會不斷要求上進,才會善采人之長而補己之短,才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學(xué)有所成。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因為謙虛,可以學(xué)到很多東西。
唐初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日:“人言作天子則得自尊崇,無所畏懼。朕則以為正合自守謙恭,常懷畏懼。昔舜誠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能爭;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帧兑住啡?‘人道惡盈而好謙。(按:實為《易.謙》卦《彖辭》)凡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謙恭者,自身倘有不是之事,誰敢犯顏諫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天高聽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見瞻仰,何得不懼?以此思之,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蔽赫髟?“古人云:‘靡不有初,鮮魏微像,圖出自清.顧沅輯《古圣賢像傳略》??擞薪K?!?按:見《詩經(jīng).大雅.蕩》)愿陛下守此常謙常懼之道,日慎一日,則宗社永固,無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實用此法。
曾國藩去世后,江蘇巡撫何碌首論其功,說道:“臣昔在軍中,每次聽到談?wù)撌諒?fù)安慶之事,則推功于胡林翼之籌謀,多隆阿之苦戰(zhàn)。其后金陵克復(fù),則又推功諸將,而無一語及其弟國荃。談及僧親王剿捻之時,習(xí)苦耐勞,輒自謂十分不及一二。談及李鴻章、左宗棠一時輩流,非言自問不及,則日謀略不如,往往形之奏牘見之函札,非臣一人之私言也?!?
從時代背景上看,處于亂世而謙抑,確實是一一個明智的自保之道。但人都對名利情有獨鐘,有時甚至為了名而不要命。曾國藩能像東漢光武手下的“大樹將軍”馮異那樣將功勞讓給別人,實在是難能可貴。就像他自己所說的:“貴謙恭,貌恭則不招人之侮,心虛可受人之益。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冷笑,乃有進步也。居今之世,要以言遜為直。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居,乃為君子自厚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