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4章 讀好現實這本書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1532字
  • 2022-02-09 11:38:12

讀好現實這本書

南懷瑾說過,世界上有兩本書,一本是現實的無字書,一本是訂成本本的有字書。人在小的時候,讀的通常都是有字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學會看無字書了。學習了無字書,人就能夠獨立地去生活,去創造了。

南懷瑾所說的有字書和無字書,源于孔子所提倡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實,人多讀有字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現實的無字書。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實踐出真知”,意思是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成為你的能力。大到關系國家命運的事件,小到個人的生活小事,“實踐出真知”都是極其正確的。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擅長做車輪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輪扁。

一天,齊桓公在殿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削削砍砍地做車輪。齊桓公讀書讀到妙處,不禁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很是得意。輪扁見桓公這樣愛書,心里覺得納悶。他放下手中的錐子、鑿子,走到堂上問齊桓公說:“請問,大王您所看的書,上面寫的都是些什么呀?”

齊桓公回答說:“書上寫的是圣人講的道理。”

輪扁說:“請問大王,這些圣人還活著嗎?”

齊桓公說:“他們都死了。”

于是輪扁說:“既然這樣,那大王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齊恒公一聽輪扁這樣說,很是掃興。他拉下臉對輪扁說:“我在這里讀書,你一個做車輪的工匠,怎么可以妄加議論呢?你說圣人書上留下的是槽粕,如果你能說出道理來,我還可以饒了你;如果你說不出道理來,那就罪該處死!”

輪扁不慌不忙地回答齊桓公說:“我是從自己的職業和經驗體會來看待這件事的。就說我欣削車輪這件事吧,要是梆松了,就不牢固。榫頭雖然打進去了,但很快就會滑脫出來;要是太緊了,榫頭就打不進去,或者干脆打壞了材料。只有不松不緊,才能得心應手,制作出質量最好的車輪。由此看來,削車輪也有它的訣竅的....輪扁的話還沒有說完,齊桓公就聽得不耐煩了。他大聲呵斥輪扁道:“削砍車輪哪有什么訣竅?你不要噦噦唆唆說那么多,反正你說不出令我滿意的答案,我就會處死你。”

輪扁沒有被齊桓公的話嚇倒,他不緊不慢地接著說:“你說沒有訣竅,那我為什么比別人做得快、做得好呢?而且做起輪子來總比別人從容不迫呢?這當中的竅門是實實在在的。可是,我只能從心里去體會而得到,卻難以用言語清楚明白地講授給我兒子聽,因此我兒子便無法從我這里學到砍削車輪的真正技巧。我可以告訴他這訣竅是什么,但我說出的訣竅已不是什么訣竅了,因為做這門手藝的工匠都這么說。大家都能說出的訣竅,算什么訣竅呢?我已經70歲了,做了一輩子的輪子,但還得憑自己心里的感覺去動手砍削車輪。古人那些不可言傳的訣竅,都隨著他們死去了,我的訣竅是我切身操作體會出來的。由此可見,古代圣人心中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精華已經隨著他們死去了。既然這樣,君王忘記自己現實的操作,卻整日從古人的言論中尋求治國秘方,所能得到的當然只能是一些膚淺粗略的東西了。”

齊桓公默不作聲,心里覺得輪扁說得實在有理。

常言道:“盡信書不如無書”,在一定情況下確實如此。書本給出的規范,總是一些抽象的定律和原理,而具體的生活情境卻無限復雜,用知識指導生活,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也需要諸多創造性的中間環節才能有效實現,否則,知識的規范將使人手足無措。中國民間有個笑話,講的是秀才過河溝。如何跳過小河溝?秀才翻開書本,只見書上寫道:“單腳起,雙腳落,一躍而過。”秀才按此實踐,卻掉進了小河溝里。

這正是人們對“書呆子”的嘲諷,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這個笑話仍然很有現實意義。

人活在世上,實踐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但是產生理論知識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藝是難以從書本上得到的。當然,忽視書本知識,排斥間接經驗,盲目地將書本知識一概視為糟粕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视频| 河源市| 开原市| 青冈县| 渝中区| 镇平县| 葵青区| 金塔县| 阜新市| 海淀区| 微博| 轮台县| 本溪市| 清河县| 健康| 阿勒泰市| 西青区| 阿拉善盟| 南宫市| 博罗县| 南澳县| 渑池县| 合山市| 合山市| 鄯善县| 雅安市| 泗水县| 汉中市| 县级市| 临洮县| 英吉沙县| 云龙县| 通州市| 合作市| 永胜县| 琼中| 泸溪县| 丰原市| 海伦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