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貨幣的虛擬化

事實上,貨幣的演化史是跳躍的、非線性的、多線并行的,貨幣的發明、設計、流通也并非只有“自發秩序”一條路徑。根據史實,最強大的貨幣體系,是自發秩序和頂層設計兩股力量相互博弈的產物。

字里藏幣

在古代,神權是歸國家壟斷的。正如哈耶克所言,國家開始放棄對宗教的壟斷的歷史,還不到300年。

海貝是最初的貨幣,但這種貨幣的“社會可擴展性”比較弱。甲骨文的“朋”字是由兩串貝殼構成的。這種貝殼當然是貨幣,但也只是限于熟人之間的記賬技術。

直到金屬鑄幣的出現,貨幣才實現了它的“社會可擴展性”。

貝殼串珠曾經是北美地區印第安人使用的一種貨幣。19世紀,由于技術的發展,白人用大批量捕撈的貝殼串珠與當地土著做交易,印第安人輕信了這些白人,從而在北美引發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印第安人被洗劫一空。最終,英鎊取代了貝殼。在原來以貝殼作為媒介的生態系統中,人們不得不將貝殼轉換為英鎊,于是,“shelling out”(支付)這一術語誕生了。

大約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已經開始使用“麥元”。所謂的麥元,就是以固定量的麥子作為通用貨幣單位,用來衡量和交換其他各種貨物和服務。為什么選擇麥子作為貨幣呢?因為蘇美爾人的廟宇是和谷倉建在一起的。

蘇美爾文明也是政教合一的。把麥子作為貨幣單位,很可能是廟宇里的神職人員決定的,而宗教是由國家壟斷的。

語言文字的演變,也折射出貨幣的“頂層設計”特征。

英文中“money”表示“錢”的意思。“money”這個單詞起源于羅馬神話中掌管財務的女神朱諾·莫尼塔(June Moneta),早期的錢多是在她的廟宇里鑄造的。

英文中的“capital”(資本)或者“capita”(量詞caput的復數)這兩個單詞,其詞源的最初含義就是“牲口總頭數”或者“財富”。這種牲口,其實很可能是用來祭祀的牲口,并不是隨身攜帶的現金,而是一種虛擬的錢財。

同樣,蘇美爾人用“mas”表示牲畜的“幼崽、牛犢、羊羔”,這個詞同時也用來表示“利息”。

英文中的“salary”表示“薪水”,而追溯這個詞的來源,其實與鹽(Salt)有關。鹽在歷史上也曾經被作為貨幣,而鹽在很多國家是由政府壟斷專賣的。

文字也反映了貨幣具有的虛擬性。

在英文中,“coin”這個單詞,除了硬幣的意思之外,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憑空杜撰;而“fantasy”這個單詞的含義除了幻想之外,還有貨幣的意思。

4000年前的記賬貨幣

記賬貨幣是古已有之的東西。

到了公元前2100年的烏爾第三王朝時期,蘇美爾人已經擁有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貨幣系統。

那時,白銀已經成為蘇美爾人商品價值的公認尺度。根據王朝創始人頒布的《烏爾納姆法典》規定,烏爾王朝的臣民,戳瞎別人一只眼,代價是60謝克爾;離婚需要支付1邁納(60謝克爾)的白銀罰金;扇別人一個耳光,罰款10謝克爾;強暴女奴需要支付5謝克爾的白銀罰金。

謝克爾最初的用途之一,很可能是用來向廟宇支付與女祭司神圣交合的費用。

然而,這里所說的白銀并非真實銀幣,也非碎銀,而是“未經加工的銀條”,極少參與流通,大部分時間被用來作為祭品供奉神靈或保存在金庫里。

蘇美爾人的這種貨幣系統,由寺廟和王宮主導、記錄,具有計劃經濟的管制特征,絕非自發秩序的產物。

由于兩河流域有的是取之不盡的黏土,蘇美爾人就地取材,會將交易共識用楔形文字刻在一塊塊黏土泥板上。

蘇美爾人既不依賴物物交換,也沒有投放廣泛流通的鑄幣,而是通過黏土“賬本”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債務網絡。蘇美爾人發明這套貨幣系統,是依靠國家武力強制作為后盾,其動機在于便于征稅。

賬本里所說的白銀,其實只是一種記賬單位,基本不參與實際流通。白銀被認為是一種抽象的虛擬計量單位。黏土泥板上的債權有時也可以轉讓、流通。

這與現代世界的黃金儲備何其相似,作為金本位時代的遺產,世界各國的8000多噸黃金存儲在曼哈頓的一個地下金庫里。

美國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所著的《債:第一個5000年》一書中表示,虛擬貨幣(Virtual Money)才是貨幣的原始形式。信貸系統、賬款,甚至花費賬目,要比現金出現得還要早。

直到大約2000年后,在臨近兩河流域的呂底亞王國,才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批鑄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宣恩县| 乐亭县| 资阳市| 峨边| 班戈县| 自治县| 治县。| 肥东县| 闸北区| 府谷县| 贡山| 洮南市| 呼和浩特市| 新干县| 博兴县| 涿州市| 若尔盖县| 蕉岭县| 鄄城县| 黑河市| 汝阳县| 浮山县| 明光市| 鄂尔多斯市| 佛坪县| 彭泽县| 陆良县| 新泰市| 象州县| 大理市| 玛纳斯县| 齐河县| 尉氏县| 抚远县| 涿州市| 宁强县| 扬州市| 克拉玛依市| 新巴尔虎右旗|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