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加班的事,在朱達升腦海里盤旋了很久很久,因為,他感覺就是有點在賭運氣的成分在里面,一是連月來白天黑夜接著干,勞動強度太大,身體有些吃不消,二是如果這類型的夜場有預謀進行銷售假冒偽劣煙酒它是做好了反檢查的準備的,不可能明目張膽等著你來查的,能查到說明你運氣好,查不到,那么你今晚的加班就是瞎折騰白忙乎,可是在這關健節點,誰都不敢不加班,但它這種加班確實是徒勞無益的,這種類型的檢查要充分利用外部力量來實現,充分發動群眾、發揮其它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互通、聯動、相互配合才能把這類型的販假、售假遏制住。
我要能當個正職的所長,我就要用我的這種思路來處理這些事,嘗試著整合各種資源、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完成工作,改變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臨時應急的狀況!
唉!如果大家都這么想的,這些問題早就不會存在,單我一個人以身作則會不會成為眾矢之的呢?
區局領導聽市局姚華說朱達升農貿市場搞得整體情況還可以,所以決定帶其它幾個所的所長明早八點半要到朱達升所轄市場觀摩創建情況,同事告訴朱達升說是來的幾個所行動都是比較慢的,只是做好突擊的準備,無論那個級別的模擬檢查組去都不是很滿意,朱達升佩服這個‘消息靈通’的同事,連來的對象的底子都能搞清楚,人家不僅‘埋頭干活而且還能抬頭看路’,朱達升就沒有這種功能,至于要觀摩那一個市場沒說,于是朱達升召集所里管理各片區的干部開會統一思想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可是幾個干部卻議論紛紛、紛紛議論,議論的焦點主要有這么兩個:一是觀摩一個市場還是全部?還是觀摩一個之后到所里聽匯報?還是直接聽匯報?二是區局是主官帶隊還是分管副局長帶隊還是科一級的帶隊?不同級別帶隊是要不同級別所里的領導陪同并介紹的,比如區局局長要來,肯定是正職所長去陪同的,朱達升明白第一個議題可以問詢一下區局,第二個嘛就是他幾個的托詞了,局長親自來就所長去就好,他們才懶得陪呢,所長陪有問話由所長回答,輪不上他們說話,去了也是白去,手上都有積壓的其它工作,也要安排出一點時間去做,這些工作都是有時限性的,唯獨這‘創建文明城市’沒有時限,直到檢查完畢,朱達升打電話問區局市場科長局領導誰來?幾點來?有確定看那一個農貿市場嗎?市場科長答復說是局長通知有這么一回事的,但早上去局長辦公室沒看到局長,說是到區政府開會了,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安排,讓朱達升等候通知。
朱達升只有挨個市場再去走一遍,看看面上還有沒有什么問題,順便讓他們做好迎接檢查的工作,朱達升還特地交待了開辦單位要準備好會議室。
第二天,朱達升帶著兩個人挨個農貿市場走了一遍,和開辦單位交流了意見后就到離區局最近的一個市場恭候,朱達升認為,假如區局領導不到這個市場,而是到其它的市場,那么,朱達升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趕往其它市場,肯定可以趕在區局領導之前到達,畢恭畢敬地迎接,朱達升甚至想好了要如何向領導匯報的內容和見面打招呼的臺詞,當朱達升在市場轉了一圈后,他掏出手機看時間,剛好八點半,估計市局領導快到了吧,朱達升把手機拿在手上,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接聽電話,同時,朱達升在心里盤算著會是那一個領導來,是區局一把手?還是分管的副局長,隨從肯定就是市場科長和幾個所的所長了,今天就向領導匯報我們如何克服人手不足等困難、如何發揚我軍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菜市場,如何不怕臟不怕累地鉆到攤位下面殺蟑螂老鼠,呵呵,夠領導惡心一下了,沒功勞也有苦勞了!
不過說實在的,朱達升每次看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都會親自動手,很多干部和現場的群眾都覺得奇怪,一個副所長還親自動手做這些事?市場有管理員、有保潔員、手下有帶著人,沒見過還親自動手的,朱達升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動那么兩下就冠以“親自動手”這么高級別的詞語了?所以每次有這么“夸獎”他的,他都呵呵笑著回答說:“我可沒那么金貴,來!你們陪我一起‘親自’動手!”,當然,凡事養成習慣就好,幾次下來,幾乎看見朱達升盯著看的地方,馬上就會有人動手整理,完后,抬起頭學著朱達升的口氣呵呵笑著說:“我沒那么金貴,我親自動手了!”
這就好,這就是朱達升所想要的結果,知道了那里存在問題,又可以隨時動手,不就動動手而已嘛,連這個都不肯動,那真的是高高在上了,這是很要不得的,嚴重脫離了宗旨!
都9點出頭了,朱達升的手機還沒響,忠厚的朱達升又不敢騷擾區局市場科長,因為朱達升估計市場科長此時應該陪伴在市局和區局領導身邊,要么在回答問題要么在記錄領導講話,再等等吧!
又一個鐘頭過去了,區局領導還不見影,連區局市場科長也沒有打來電話,不僅所里同事待不住,就連朱達升自己也憋不住了,這就意味著今天這兩個同事手里的其它工作均泡湯,每天都有巡查的任務,而且這個任務是無窮無盡的重復體力勞動,朱達升單位開發了一套監管系統,名曰“網上監管”,實際上就是巡查企業的時限到了,電腦就將該企業的自然情況傳送給有權限的監管人員,監管人員把從材料打到A4紙上面,一戶一紙,然后人工到現場核實是否與A4紙上的內容一致,如果碰上專項檢查,有幾次專項就得打幾次A4紙,重復去!
下來基層所的朱達升沒幾天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和同事們探討過幾次,有沒有更為先進的模式可以替代?系統剛開發的時候很實用,隨著監管任務的加重、企業數量的增加、監管面積的擴大,這套系統也像人到老年一樣,功能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朱達升看來不涉及化學危險品、易燃易爆炸物品以及餐飲企業、生產型企業等等之類不需要行政許可的企業都沒必要浪費這些行政資源的,很多時候監管人員沒有時間按照流程去做,只好用打電話的方式進行溝通和核實,這“網上監管”不足之處也就逐步顯現出來,朱達升所在的工商所監管的經濟戶口約7萬戶,其中1萬的個體工商戶,6萬戶的公司,監管人員整個所19個人,干部10人,在編工勤人員9人,所領導中所長、副所長、支部書記各1名,監管面積13.7平方公里,所長、副所長、支部書記不認領經濟戶口即不直接對經營戶進行日常監管,辦理執照的窗口由1名注冊官帶領2名在編人員,內勤安排1名工勤人員承擔,辦案干部1名,10個有執法權的干部就剩5個,因此就根據監管人員的數量把整個管轄區域劃分為幾個片區,每個干部配備一個工勤人員,負責片區的消費投訴、群眾舉報、企業巡查、廣告、商標、不正當競爭、食品安全、合同等等事項的監管,每人平均監管的戶數大約為14000戶,每天滿打滿算八小時都用于巡查企業,按最熟練的操作每戶核對信息加上企業簽名蓋章確認共計20分鐘來算,每天只能完成24戶,14000戶的企業天天巡查(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共需583天才能每戶企業走一遍,這個時間沒有把走路的時間、堵車的時間、能夠精準找到企業并且企業有人在辦公場所不需要等待管印章的人蓋章的時間計算在內,如果加上階段性的專項整治、參加諸如動員會、部署會、黨風廉政教育、道德講堂、知識更新培訓、人員換崗調整等等等等因素,可以說,能在規定時間內把監管的企業走一遍的是天方夜譚,誰也沒辦法在一段時間里‘專職’只處理一件事!這是朱達升下到所里掌握的情況,說明監管模式、手段需要更合理、更科學地更新,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朱達升還來不及思考,但是改革監管模式、手段是勢在必行的,朱達升也更明白‘人’是決定因素,一切一切的規章制度都必須靠‘人’去執行、完成,為什么頂層制度的設計者搞得熱火朝天、牛皮轟轟,下層執行者無動于衷?這才是需要改革的痛點和切入點,朱達升還沒找到這個點,慢慢摸索、研究吧!
又過一個鐘頭,都10點半多了,所里的同事開始嘰嘰歪歪了,朱達升只好給區局市場科長打電話,市場科長說他也在其它所檢查,仍舊未接到區局還沒通知,到底會不會來,情況不明,朱達升要求科長向上級問問,科長回復說打過局長電話沒接,朱達升掛了他電話,自己給局長打手機,同樣是沒接,朱達升再打局長辦公室電話,被告知局長去了市局開會,研究昨天下發的最新檢查項目、評分標準及應對措施,今天肯定安排不出時間到他那邊去了。
朱達升昨天已經通知轄區所有市場備檢,這下,沒領導來,今后跟人家說領導要來檢查豈不是狼來了?失信于眾,唉!派個副處長來我也好交待啊!
走吧,每個市場去給人家解釋一下去,說話要算數,取得諒解總比被埋怨的好!
終于迎來了國家級檢查團的檢查,南海市以優異創建成績榮獲國家級文明城市,朱達升所在區局獲創建優秀單位,朱達升的分管副局長以部署周全、辦法多、措施得力、親率各所沒日沒夜加班加點、成績斐然而榮獲省級創建先進個人、獲省委省政府表彰,朱達升所在的所獲市級優秀單位,其余各所獲參加南海市工商局大會表彰,各所派代表參加市局的口頭表彰大會。